概況
貫月槎(音"茶cha"),語出東晉王嘉《拾遺記》。王嘉是東晉時的一個方士,鑿崖隱居,有弟子數百眾,因他“能言未然之事,辭如讖記”,屢次被逼做官,然伴君如虎,終因所預之言不遂上意而被殺。
《拾遺記》中寫道,堯登位三十年,有巨槎浮於西海,槎上有光,夜明晝滅,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槎常浮繞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復始,名日貫月槎,亦謂掛星槎。羽人棲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則如暝矣。虞夏之季,不復記其出沒,游海之人,猶傳其神偉也。(堯帝登位第三十年,西海出現了一艘漂浮著的巨大飛船,每當夜晚來臨,船上便放出柔和的光芒,時大時小,宛如從星月中出入一般。這艘飛船常年圍繞四海漂浮,十二年繞天地一周,往復循環,被人們稱作貫月槎,也稱掛星槎。傳說飛船上有羽仙居住,這些仙人只將露水含入口中,漱過噴出,則可天地昏暗、日月無光。到了虞夏後期,再沒有這艘飛船出沒的記載了,但在遊歷四海的人們中間,仍然傳誦著關於她的神秘奇偉的故事。)
鑒析
摘要
鄧拓在1961年寫的一篇《宇宙航行的最古傳說》中則提到,這大概算得上是“真正最古的關於宇宙航行的傳說”。記載
我國的史料中多處提及如貫月槎之類的天外飛行物。如晉代的《博物志》中記載,有人登上這種漂浮的大船後,不覺間竟從海上去到銀河中。(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上,多齎糧,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後茫茫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說來意,並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唐代的《洞天集》中亦記載,在中國的漢代曾經留下一條仙槎,傳到唐朝的時候置於大殿中。這艘槎有五十多尺長,敲擊有金屬之聲,歷經幾百年的歲月而沒有損壞。唐武宗時李丞相從槎身上截下一段細枝,雕刻成道士模樣,沒想到這個道像竟然能飛來飛去。唐僖宗時,道像突然失蹤了,仙槎也隨之消失。(嚴遵仙槎,唐置之於麟德殿,長五十餘尺。聲如銅鐵,堅而不蠹。李德裕截細枝尺余,刻為道像,往往飛去復來。廣明以來失之,槎亦飛去。)嚴遵是西漢人,仙槎乃為嚴遵所知。麟德殿是唐朝長安宮中著名大殿,建於公元664年左右,長約85米,寬約58米。這“仙槎”體型如此之大,製作材質也很特別,不銹不腐,不就像是宇宙飛船一般嗎?李德裕是唐武宗時期的丞相,廣明是唐僖宗的年號,二者相距30多年。說不定是李丞相所截的“細枝”,啟動了飛船的遙感通訊設備,使距離地球十餘光年之遠的外星人終於能夠定位了這艘飛船,並將其收回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