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的治療原則

慢性出血引起的貧血,查明和治療貧血的原因不僅是為了糾正貧血,更重要的是根除胃癌或結腸癌。 如果病因是可以徹底消除或糾正的,貧血也可得到治癒。 如果貧血的原因雖已查明,但基本疾病的治療難以奏效,則貧血亦難根除,只能採取對症治療。

貧血 既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共同症狀,那么治療原則首先是去除病因。如果貧血較嚴重,同時需採用輸血等直接糾正貧血或暫時減輕貧血的措施。但在病因診斷明確之前,切忌亂投藥物,諸如維生素B12、葉酸、肝注射劑、鐵劑或其他所謂“補血藥”。這樣的處理不但不會見效,反而因放鬆或放棄對病因的查找,延誤病情,這樣將有害於病人,甚至造成嚴重後果。
去除病因,不僅僅是為了治癒貧血,更重要的是為了病人的整體 健康 。因為有時造成貧血的基本疾病的嚴重性遠遠超過貧血本身,例如 胃癌 或 結腸癌 慢性出血引起的貧血,查明和治療貧血的原因不僅是為了糾正貧血,更重要的是根除胃癌或結腸癌。所以,只顧一味地治療貧血而忽視治療引起貧血的基本疾病,那真是捨本逐末。
治療貧血的效果,大部分決定於病因的性質及其是否可以根除。如果病因是可以徹底消除或糾正的,貧血也可得到治癒。如果貧血的原因雖已查明,但基本疾病的治療難以奏效,則貧血亦難根除,只能採取對症治療。
出血是貧血常見的原因之一,可因不同的原因引起,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止血是很重要的。 月經 過多或 子宮 出血用激素或外科手術治療,一般都能使出血停止而將貧血治癒。
營養缺乏引起的某些造血原料不足而發生的貧血,例如缺鐵性貧血、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貧血,分別用鐵劑、葉酸或維生素B12治療,效果良好,一般可以治癒。但要注意糾正造成這些物質缺乏的原因。缺乏的原因除食物質量不好以外,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如多次妊娠、哺乳、偏食、長期食欲不振、慢性 腹瀉 等。引起營養缺乏的原因如不去除,療效往往不夠理想,即使一時見效,以後可能又復發。
感染或炎症如果是能夠控制的,貧血也能減輕。內分泌病經替代治療後,貧血也能減輕或得到糾正,但是象慢性腎功能 衰竭 、肝病、晚期惡性腫瘤或廣泛的轉移癌、晚期全身性 紅斑狼瘡 等的繼發性貧血,由於基本疾病的療效很差,除了輸血,貧血一般很難減輕。
藥物誘發的溶血性貧血和鐵粒幼細胞貧血,在患者停止與藥物接觸之後,貧血大多能較快或逐漸減輕以至消失。但某些藥物或毒物所引起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即使病因明確,患者亦未繼續接觸,但由於骨髓的造血組織已受到嚴重的損傷破壞,病人很難恢復或治癒。這時如果採用骨髓移植並獲得成功,則可治癒。
治療貧血的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輸血、脾切除和骨髓移植。臨床上,根據不同類型不同病因的貧血,可採用一種或數種療法進行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