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桑諾爾布

貢桑諾爾布

貢桑諾爾布(1872—1931年),蒙古族的新派親王,字樂亭,號夔盦(Kui An),系成吉思汗勛臣者勒篾的後裔,卓索圖盟喀喇沁右旗世襲札薩克親王,兼卓索圖盟盟長。 貢桑諾爾布是蒙古民族近代史上重要的開拓者,也是赤峰及東蒙地區近代史中最為著名的歷史人物。他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就任喀喇沁右翼旗札薩克時,已是清王朝覆滅的前夜,社會動盪不安,國事風雨飄搖。為謀求民族的振興和本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他嘔心瀝血,身體力行。開創了漠南蒙古教育之先河,先後創辦了崇正學堂、毓正女學堂、守正武學堂。為喀喇沁右翼旗培養了大批先進人才。他順應歷史潮流的發展,接受民主啟蒙思想,大力推行旗政新舉措,創造了清代蒙族經濟、文化的十項第一,為塞外蒙古諸部翹楚。他辦報紙、建近代學堂、把郵電所等新生事物引入了漠南蒙古。1910年後到了北京,在整個北洋時期擔任蒙藏事務局總裁,主管邊疆事務。 辛亥革命後,他毅然贊成共和革命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表現出高度的愛國情操和民族氣節。1912年,他出任民國政府蒙藏院總裁,成為蒙古王公中的領袖人物,長達十六年之久。 貢桑諾爾布性情恬靜,平易近人,通曉蒙、滿、漢、藏等各種文字,喜吟詠,著有《竹友齋詩集》流傳於世,好詩文、工書法,並擅長繪畫,詩詞歌賦無不精通。

基本信息

草原新派王公

貢桑諾爾布 貢桑諾爾布

貢桑諾爾布的先祖曾為元朝、清朝立下赫赫戰功,康熙帝就曾為當時的喀喇沁右翼旗御筆題寫了“大邦屏藩”的匾額。貢桑諾爾布出生後依舊感受著清王朝的“恩寵”,15歲時娶了第九代和碩肅親王隆勤的女兒善坤為福晉,17歲時就世襲了郡王,又被任命為喀喇沁右翼旗第14任札薩克、卓索圖盟協理盟長。從此,他本來可以像其他蒙古族王公一樣,過著養尊處優、聽歌觀舞、寅吃卯糧的沒落貴族生活,但他卻感到了時代的風雲變幻、中國的內憂外患,及北部邊疆地區的朝不保夕,因此他開始思考:如何應對才能持久地穩固邊疆,成為中國這個“大邦”的屏障和藩籬?

20世紀初,清王朝為應對革命運動的衝擊,推行“新政”,貢桑諾爾布積極回響,在全旗境內廢除了沿習千百年的跪拜禮,改行鞠躬禮,還解散了王府的戲班,這一切表明了他告別舊貴族生活的鮮明態度。他專門挑選旗內的青年和守正武學堂的學生,成立了20多人的王府警察隊,又編成了一支新式軍隊,採用新軍的操典進行訓練。福晉善坤也給予支持,把府中的侍女們召集起來,組織起一支娘子軍,在後花園裡操練。1902年,他又在王府西衙門開辦了一所新式學堂,開學時寫了“崇文尚武無非賴爾多士,正風移俗是所望於諸公”的楹聯,因此被命名為“崇正學堂”。這個學堂開始40人,後來又招收官員和旗民的子女,還專門從內地和日本聘請教師,”到1912年時已培養了600多名學生。

為了進一步變革圖強,他在1903年春天秘密前往日本,考察了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參觀了在大阪舉行的“勸業博覽會”,與日本各界廣泛交往,會見了東京實踐女子學校的校長下田歌子,從而開闊了眼界,對女子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回國後他創辦了毓正女學堂,由福晉善坤主持校務,聘請了日本人河原操子等人任教。對於這個女學堂,人們開始很不理解,不願送女兒入學,甚至傳出了“王爺要送這些孩子到日本還債”的謠言,所以只招到24個學生。後來,人們才打消顧慮,學生逐漸增加到60人~80人。此外,他還創辦了守正武學堂,培養軍事新人才;選派三名女學生、五名男學生到日本留學,還派人學習俄語,創辦報紙、郵電所,開金礦,辦實業……貢桑諾爾布倡導的新生事物不斷出現在一百多年前的北部邊疆,他本人也成為當時有名的“新派”王公。當時的《東方雜誌》報導過他的“新政”成效,清王朝對他也一再嘉獎,先後給崇正學堂、毓正學堂賜予御書“牖迪蒙疆”、“壺教暢明”,1910年還把他列為資政院的“欽選議員”。

總管蒙藏事務

貢桑諾爾布 貢桑諾爾布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的統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在政權更替之時,英、俄、日等帝國主義乘機侵略我國,蒙古、西藏、新疆等邊疆地區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危機,尤其是沙俄策動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搞“獨立”,建立“大蒙古國”;英國利用西藏的混亂局勢,干涉中國內政,1913年又利用西姆拉會議,企圖侵占中國領土、把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使邊疆的危機不斷升級。這時,內蒙不少王公力圖維護本集團的利益,又對曾主張“驅除韃虜”的孫中山等人很不信任,貢桑諾爾布等人一度組織“蒙古王公聯合會”,拒絕共和,甚至謀求“獨立”。隨後,民國政府強調“五族(指漢、滿、蒙、回、藏)共和”,制定了優待蒙古王公的條例,他和許多內蒙王公才轉而支持共和。1912年9月,他被任命為蒙藏事務局總裁,10月,又被晉封為親王,1914年5月,蒙藏事務局改組成蒙藏院後他仍然擔任總裁,直到1928年。其間幾次短期離任,都不超過一個月,是位長期主管中央邊疆民族事務機構的“大總管”。

1912年~1928年,中國的政局多變,政權更迭頻繁,邊疆地區又很不穩定,尤其是蒙古、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頻頻受到強鄰侵擾,作為總裁的貢桑諾爾布在處理屬於內政範圍的蒙藏事務時,經常要遇到涉外問題,如何穩定邊疆始終是他和部屬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為此,他們既繼承了清代經營邊疆的傳統政策,又進行了改進、完善。比如,對於少數民族王公的封爵、俸祿、朝覲和藏傳佛教的寺廟興建、活佛轉世、僧官的升遷等事務都有專門的規章,民國初年他們就制定了《蒙藏回之王公及呼圖克圖等公謁禮節》、《年班來京蒙古王公宴會禮節》、《蒙回藏王公等爵章條例》、《喇嘛印信定式》、《蒙藏王公等服制條例》等規章,制度,既保證了管理上的連續性,又根據時代需要做了調整。同時,他們創辦白話報宣傳“五族共和”,組織選舉西藏等地的國會議員,開展邊疆調查,建議嘉獎、表彰、加封擁護中央的邊疆愛國人士,致力於蒙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有力地抵制了反華勢力支持的少數分裂分子在邊疆民族地區的活動,為維護國家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 。

接待九世班禪

接待九世班禪是貢桑諾爾布任期內的重大事件。由於種種矛盾和衝突,1923年11月,九世班禪率少量隨從,悄悄離開西藏,1924年3月到達甘肅省境內。此事引起國內外的關注,各大媒體跟蹤報導,各種猜測、傳言不時出現,甚至有人說班禪要到外蒙古去。國民政府對此頗為重視,多次派人慰問班禪,希望他前往北京。蒙藏院則奉命設立“招待班禪事宜處”,沿途各省協調,組織接待工作。1925年2月25日,班禪一行乘專車抵達北京,車站內軍警林立、黃布鋪地,內務總長龔心湛、蒙藏院總裁貢桑諾爾布和中央各部院官員及各社會團體和佛教、道教等各教派人士等數萬人前往迎候。此後,班禪前往瀛台住錫,臨時執政段祺瑞幾次會見班禪,又到江蘇、上海、浙江等地訪問,所到之處受到熱烈歡迎。蒙藏院則派人陪同。8月1日,臨時執政又給班禪加“宣誠濟世”封號,12月1日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儀式。

當時的《申報》記載了這一儀式:龔心湛、貢桑諾爾布為正副專使,內務部、蒙藏院官員手捧金冊、金印放在彩亭內,10:10隊伍從執政府出發,軍樂隊為前導,向瀛台行進。兩大堪布先在新華門迎候,引導入內,班禪在瀛台親身出迎,同入涵元殿。殿中央已設有禮案,兩名專使進殿後班禪先行鞠躬禮,隨從官員把金冊、金印捧置案上,禮官宣讀冊文,兩專使和隨從官員依次向班禪一鞠躬,班禪向禮案三鞠躬後,再向正、副專使一鞠躬致謝,並分別給他們獻哈達,然後收受金冊、金印,交給隨從堪布保管。11:30,典禮結束,班禪邀請兩位專使、隨從官員進香綺殿用茶,獻上一座金佛、一條哈達,請專使向執政致謝。

邊疆教育也是貢桑諾爾布傾注心血的事業,蒙藏學校是1912年~1928年間他關注的機構,1930年前後一度擔任這個學校的校長。貢桑諾爾布是“新派”的蒙古族王公,希望通過新式學堂為邊疆地區培養新型人才,但歷史或許跟他開了一個玩笑,這所學校培養出的“新”人才出乎他意料之外:1919年後,李大釗、鄧中夏、趙世炎等人曾經到該學校授課,傳播共產主義思想,烏蘭夫、李裕智等蒙古族熱血青年也入校學習,這所學校無形中為日後中國北部邊疆的持久穩固和發展培養了領導者。

對蒙古族貢獻

貢桑諾爾布雕像 貢桑諾爾布雕像

(1)在蒙古民族中創建第一個官辦新式學校——崇正學堂。(2)1903年建立了蒙古第一所女子學校——毓正女子學堂(3)1902年建立了內蒙古第一個軍事學校——守正武學堂。(4)1902年建立了內蒙古第一個圖書館。(5)第一個成批派派遣留學生數十人。(6)第一個辦報紙——《嬰報》。刊登國內外重要新聞、科技常識、各盟旗動態以及針對時局的短評。(7)第一個辦郵電,傳遞郵件,發收有線電報。(8)第一個南桑北移辦苗圃,廣植桑苗。(9)第一個創辦綜合性工廠,內設織布、印染、百貨商店,造絨氈、肥皂、洋蠟,開創了內蒙古民族地區辦工廠、辦實業的先河,其絲織品銷往俄羅斯。(10)創建警察局,維護地方社會治安。貢王此舉為各盟旗所推崇備至,爭相仿效。 縱觀貢桑諾爾布的政績,可以用五句話來綜述:革除前朝弊政,倡導民俗新風。贊成共和革命,維護祖國統一。注重農牧改良,興辦商貿實業。開辦新式學堂,建立報館書館。支持蒙文印刷,創建蒙藏學校。

因此,貢桑諾爾布的生平事跡,足以彪炳青史,足以使後人緬仰,也足以激勵千千萬萬的喀喇沁蒙漢人民為之奮鬥不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