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建築

負建築

《負建築》是2008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長城下的公社·竹屋”是比隈研吾本身更有印象一些。 這位日本設計師在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的旁邊建起了他的代表作之一,也實踐了他的“負建築”理念。 那么,什麼是“負建築”呢?翻開這本書,隈研吾似乎並不急於給出他的答案,我們看到的,更多是一個建築師對自身使命的叩問和思索。 當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在我們身邊拔地而起,當越來越多的建築物被我們當做“強大”和“富有”的象徵,隈研吾卻在思索在不刻意追求象徵意義,不刻意追求視覺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滿足占有私慾的前提下,可能出現什麼樣的建築模式?除了高高聳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築模式之外,難道就不能有那種俯伏於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種外力的同時又不失明快的建築模式嗎? 本書是一本不止於談建築的建築書。作為建築,何為“勝”?何為“負”?在隈研吾看來,負建築絕非是失敗的建築,而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建築。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都市設計中心代表,日本東京大學教授。

編輯推薦

我們的欲望讓我們把建築物從周圍環境中分割出來,我們忘記了建築的本意是讓我們容身,讓我們居住地更舒服,而一味地將建築當成“物”,在其身上畫滿了各種符號,直至將我們自身淹沒。我想,這一點應該是隈研吾最想表達的。而他自己也是由此出發,在現實中努力設計和建造“負建築”——最適宜的建築。——朱鍔 旅日著名平面設計師

目錄

自序

Ⅰ 分割、批判、形式

1.從分割到統一

2.場和物

3.何謂批判性?

4.形式與自由

Ⅱ 透明、民主與唯物論

1.透明得讓人倍感淒涼的風格派

2.辛德勒:民主主義的理想

3.內田祥哉:二戰後的民主主義

4.村野藤吾:制度和唯物論

5.三愛夢幻中心:場所、建築物、表象

6.威尼斯雙年展1995:給我一個家,讓我看電視

7.威尼斯雙年展2000:少女與行者

Ⅲ 品牌、虛擬、圈地運動

1.正統、品牌、個性

2.風俗住宅

3.混凝土時代

4.虛擬世界

5.“美”的終結

6.圈地運動

結束語

出處一覽

巴黎設計師推薦的私房小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