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線

在顯微鏡或者偏光顯微鏡下,兩個折射率不同的介質接觸處可以看到比較暗的邊緣,稱為礦物輪廓;在輪廓線附近可以看到一條由於光線集中而明亮的細線,這條明亮的細線為貝克線。

1、貝克線定義

顯微鏡或者偏光顯微鏡下,兩個折射率不同的介質接觸處可以看到比

礦物邊緣及貝克線礦物邊緣及貝克線
較暗的邊緣,稱為礦物輪廓;在輪廓線附近可以看到一條由於光線集中而明亮的細線,這條明亮的細線最先由德國學者貝克(Becke,1893)發現的,後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為貝克線。

2、貝克線規律

用貝克線的移動規律很容易判斷兩相鄰介質的折射率的高低:

貝克線產生及移動規律貝克線產生及移動規律
提升,貝克線向折射率高的介質方向移動;下降鏡筒,貝克線向折射率低的介質方向移動。
貝克線的靈敏度很高:
用白光照明,兩介質折射率差0.001即可見貝克線;用單色光照明時,靈敏度可提高到0.0005。
為了看清貝克線,觀察時要縮小光圈,將界面移動到視域中心,移開聚光鏡

3、貝克線產生的原因

由相鄰物質間折射率不同引起。兩介質接觸有四種情況(N折射率大,n折射率小):
A·n蓋於N之上,接觸界面較平緩。光線能透過界面向折射率大的介質方向偏折(N>n,入射角大於反射角),光線在N側加強,提升鏡筒,亮線向N側移動;
B·n蓋於N之上,接觸界面較陡。因N>n,入射角大於臨界角,光線發生全反射,向N方向偏折。移動情況同A;
C·N蓋於n之上,光線總是能透過界面向N方向偏折(因N大於n,入射角小於反射角);
D·接觸界面垂直切面,此時垂直透射的光線無折射作用,但斜射光線N側者發生全反射,n側者則能透過界面在N側加強形成亮線。

4、貝克線的影響因素

貝克線的亮度和寬度主要取決於相接觸兩物質的折射率的差值。折射率

礦物邊緣及貝克線礦物邊緣及貝克線
差值愈大,貝克線愈寬、愈亮。如果兩物質折射率完全相等,則光學界面消失,貝克線也消失。
貝克線的寬度和明顯程度與薄片的厚度和兩物質接觸面的陡緩有關。一般情況下,厚度愈大,貝克線愈寬愈亮;接觸面較緩,貝克線較寬而明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