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特,S.
正文
愛爾蘭小說家、戲劇家。長期居住在法國,兼用英、法兩種文字寫作。 1906年4月13日出生在愛爾蘭都柏林一中產階級家庭。曾先後在澳大利亞恩尼斯基倫的波爾托拉皇家學校和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學習義大利文和法文,獲學士學位。1928年被聘為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英語輔導教師。在巴黎結識詹姆斯·喬伊斯,深受其影響。1930年回都柏林教法文。1931~1937年旅居英國、德國、瑞士、法國,其間用英文寫了長篇小說《莫菲》(1938)等。1938年定居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不顧愛爾蘭公民應保持中立的規定,參加了法國抵抗運動。德國占領初期,他住在巴黎。後為形勢所迫,避居非占領區的沃克呂茲,1942年在那裡寫成長篇小說《瓦特》。1945年以後,他主要用法文寫作。小說作品有長篇小說三部曲《馬洛伊》(1951)、《馬洛納之死》(1951)和《無名的人》(1953)。劇作有《等待戈多》(1952)、《結局》(1957)、《那些倒下的人》(1957)、《最後一盤錄音帶》(1960)、《啊,美好的日子》(1963)、《喜劇與小戲數種》(1972)。兩幕劇《等待戈多》是貝克特的成名作,也是他最有影響的劇作。1953年,這齣戲在巴黎的巴比倫劇場首次上演,欣賞者和反對者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然而,此後幾年裡,它卻被譯成數十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劇中主人公弗拉迪米爾和艾斯特拉貢在曠野的一條路上等待戈多。但誰是戈多,他們也鬧不清。他們前言不搭後語地談著話,因為這樣就可以不想、不聽。儘管“幸運兒”屢次宣布戈多一定會來,可是直到最後主人公們也沒有等到戈多。以後的劇作從內容到形式都比《等待戈多》更加荒誕。《結局》寫一家三代在絕望中等待死亡,半身不遂的哈姆坐在輪椅里,他的沒有下身的父母住在垃圾桶里,他的義子因病只能站不能坐。《啊,美好的日子》寫一女子身體逐漸陷入灼熱的沙漠中,大地咔咔作響,世界行將崩潰,而她卻固執地保持樂觀,只要丈夫聽得見她說話,她就認為這一天“美好”之至。
在貝克特的作品中找不到具體的社會主題。他所追求的是表現那些最“基本”的東西:時間、存在、期待、孤獨、異化、死亡等等,正像他的小說《馬洛伊》、劇本《等待戈多》所表明的。他的最突出的題材是對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無望的尋求和期待所進行的思考和描繪。他認為“只有沒有情節、沒有動作的藝術才算得上是純正的藝術”。他的小說和戲劇,對環境、人物面貌、情節、動作的描寫都減少到最低限度。他竭力排除現實主義的寫照、故事性的情節、真切的心理描寫、具體的環境描寫、含義實在的對話和一切戲劇程式,使其文學創作顯現出全面反傳統的特點。所以有人稱他的小說為“反小說”或“新小說”,稱他的戲劇為“反戲劇”或“荒誕派戲劇”。他被公認是法國荒誕派戲劇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等待戈多》則被視為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作品。
1969年,“因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說和戲劇作品使現代人從貧困境地中得到振奮”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