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隸(貉隸)
司寇的屬官,掌馴養猛獸之事。因從東北方少數民族俘虜中選任,故稱。《周禮·秋官·序官》:“貉隸百有二十人。” 鄭玄 註:“征東北夷所獲。凡隸眾矣,此其選以為役員,其餘謂之隸民。”《周禮·秋官·貉隸》:“掌役服不氏而養獸,而教擾之,掌與獸言。”
相關詞條
-
隸
隸,lì,從手(又)從尾。隸的本字。柰,一種果木;隸,從事採摘果子的工作的奴隸。本義逮住。
基本資料 基本字義 方言集匯 古籍解釋 詳細字義 -
貉族
韓,姬姓之國也。 攻馬韓,王之。 以南之地,為帶方郡。
-
貉國
貉國,該名詞出自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原文為:“鮮,魚名。出貉國。。貉國是古代東北地區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也是一種以魚類為主食的動物。
貉簡介 貉族歷史 -
五隸
五隸(五隷):wǔ lì,指周代的五種奴隸,即蠻隸、閩隸、夷隸、貉隸,皆戰俘而為奴隸者。
-
司隸
司隸是中國古代時期的一個官職名稱。
官職職責 -
法律答問
?貲?(徭)三旬。司寇盜竊一百一十錢,先已自首,如何論處?應耐為隸臣,一說應貲二甲。原文:司寇?百一十錢,先自告,可(何)論?當耐為隸臣,或曰貲...」,坐隸,隸不坐戶謂?(也)。盜竊犯行竊後,將所竊出賣,另買他物,均應退給...
簡介 原文 -
蠻隸
節度饗軍堂記》:“問役焉取?則蠻隸是徵。”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 劉歆 偽為《周官》,以 漢 制緯之,乃託為罪隸、閩隸、蠻隸、夷隸、貉隸諸...。《周禮·秋官·蠻隸》:“蠻隸,掌役校人養馬。” 鄭玄 註:“征南夷所獲者...
-
一丘之貉
簡介【漢語文字】一丘之貉【詞語解釋】一個土山裡的貉。比喻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麼差別。丘:土山;貉:音“核”,長得像狐狸的野獸。 【成語出處】漢...天地。”釋義 貉,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丘之貉」指出自同一山丘上的貉...
簡介 其它信息 釋義 典故說明 成語啟示 -
詩詞律韻探微
詩詞律韻探微詩詞律韻探微 詩詞律韻探微 孫德振 編著 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 二零一零年六月 孫德振藝術簡介 孫德振,男,漢族,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