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姓

貂姓,中國百家姓氏之一,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君主齊桓公近臣豎貂的後裔。

貂[貂、刁,讀音作diāo(ㄉㄧㄠ)]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君主齊桓公近臣豎貂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的周莊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姜小白在執政後一心想富民強國,在諸侯列國中成為霸主,所以也就必然要選拔一批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的人才來輔佐他實現這個遠大目標。管仲、隰朋、鮑叔牙等一大批傑出人物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脫穎而出的。
蓋世之才的管仲在鮑叔牙的極力推薦下,齊桓公不計較他的一箭之仇,經過親自考核,大膽委其為相,還尊稱他仲父,幾乎把國家的整個行政大權交給了他。管仲在隰朋、鮑叔牙等人的支持下,在國內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國家很快富強起來,對外採取積極的外交路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國成了當時春秋列國的霸主,齊桓公名揚天下。可以說這主要是由於齊桓公大膽使用了管仲等一大批傑出人物的結果。
可是也就是這個齊桓公,幾乎同時又寵信了三個小人,他們分別叫易牙、豎貂、開方。易牙殺了自己三歲的兒子,烹調後獻給齊桓公吃;豎貂欲近內庭,自宮以侍公;開方原是衛國太子,棄千乘家產,父母死不奔喪,仕於齊國。此三人號稱齊國“三貴”。
齊桓公還特別偏愛近臣豎貂,因為豎貂為求長期近侍於齊桓公,便不惜自殘身體,自腐做了宮人(太監),由此可自由入宮,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自我閹割之人,因而更受齊桓公的喜愛。
管仲在世時,“三貴”不敢囂張,因為管仲像一堵攔洪大壩,使之不能泛濫成災。且齊桓公也不敢輕易委重任於他們,因為管仲有言在先,要他為相,不許有小人參政。後來管仲病重,桓公想讓易牙繼其相位。管仲在病榻上對桓公說:“易牙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豎貂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開方背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
管仲在病重彌留之際,特別囑咐齊桓公要疏遠豎貂。齊桓公卻說:“豎貂自宮是為了更好地服侍我,這說明他愛我勝過愛他自身,難道還不可靠嗎?”管仲嚴肅地說:“人情沒有重於自身的,他對自己都能忍痛割愛,還有什麼不能丟棄的呢?”齊桓公雖然覺得管仲講的非常有理,但心裡還是捨不得豎貂。
周襄王姬鄭七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隰朋即位為相,但隰朋不久也病逝。齊桓公欲拜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向齊桓公提出,若能依管仲遺言排斥“三貴”,才敢奉命。齊桓公無奈,只好罷了“三貴”。
可是在“三貴”被逐後不久,齊桓公食不甘味,夜不酣寢,口無謔語,面無笑容。於是就有拍馬者提出召回“三貴”,並委以重任。鮑叔牙看此情景十分憤郁,發病而死,於是朝政大權也就漸漸落到“三貴”手中。
後來豎貂肆意弄權,在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病重時,他竟然把齊桓公幽禁在深宮中,活活將齊桓公餓死。
齊桓公死後,五公子皆求立,豎貂與易牙等殺群吏,逐齊孝公姜昭,立齊中廢公姜無詭,內訌從此擴大,豎貂也在這場政變中喪生。直到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齊昭公姜潘即位,才徹底平息了豎貂引發的這場內亂,但齊國因此也喪失了春秋霸主的地位。
豎貂在自宮之前,生育有兩子一女。後來豎貂的孫子以祖父的名字為姓氏,稱貂氏,此後遂有貂氏一族。但後裔子孫們為了避先祖之惡名,多改取“貂”的同音“刁”作為姓氏,稱刁氏,時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武官冠飾,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漢朝時期,所有的五品以上武將的冠帽上皆有貂尾為飾,是一種身份象徵。
武官冠飾為貂為尾,起自漢文帝時期的侍中、中常侍,他們將冠邊鑲嵌上金(黃銅),以蟬翼為裝飾紋,冠後垂貂尾,此後,武將們紛紛效仿,遂成定製。在史籍《後漢書·輿服志下》中記載:“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趙惠文冠’。”
本書考證,“貂尾為飾”源自古東胡民族,歷史上趙武靈王效胡服,以金璫飾首,前插貂尾,為貴職。秦始皇滅了趙國以後,以其君冠賜予近臣。因此“趙惠文冠”又稱“武靈子冠”、“貂尾冠”。
漢朝武將把貂尾裝飾在帽子上,是取貂行動迅捷,不懼其它、甚至比它體型大的各種野獸的生性為敬。這是漢朝初期曾大力汲取各民族文化和歷史優跡,仿照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精神而已。
在漢朝武將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具有“貂尾冠”而榮,因有稱貂氏者,後多改為刁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阿史那部鼠尼施部落,屬於以部落圖騰崇拜為氏。
在文獻《新編千家姓》和史籍《新唐書》中皆記載:“唐有鼠尼施。”
由於史載簡要,許多人一直以為“鼠尼施”是一個人名。其實“鼠尼施”並非個人的姓名,而是唐朝時期西突厥的一個強悍部落,以大鼠(貂)為圖騰和貂尾纛為徽志旗幡,以突厥語“尼施”(即草原明珠)為部落名稱的氏族部落,因此唐王朝史官漢稱其為“鼠尼施”,隸屬於阿史那部,為阿史那·賀魯可汗的軍事主力核心,世居鷹莎川(今新疆開都河上游)。
唐顯慶元年(公元656年),突厥鼠尼施部被大將軍李靖麾下前軍總管、冀州武邑人蘇定方在鷹莎川擊敗。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阿史那·賀魯可汗所部西突厥再次被升為伊犁道行軍大總管的蘇定方擊潰,唐軍一鼓氣追至石國蘇咄城(今為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乾),俘獲阿史那·賀魯可汗,西突厥就此滅亡。唐王朝由是修亭障,治道路,成功地保護了東西交通的安全。
唐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唐王朝將降服的突厥鼠尼施部“男女萬餘人安置於鷹娑川”,設定鷹娑都督府進行管理。唐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唐王朝在鷹娑都督府的一側再置焉耆都督府,與鷹娑都督府並存,監管突厥鼠尼施部。
到武則天執政後期,下令將鷹娑川鼠尼施部內遷,鼠尼施部族人反抗而自遷川黔之地,在三國蜀漢時期逐漸與當地故西羌部落融合,相對集中分布於滇西遂久縣(今雲南麗江)、瀾滄江流域金州(今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冊亨、望謨一帶),成為後來西南夷的先民之一,族人多以部落名稱為姓氏,稱鼠氏;亦有以部族圖騰“大鼠”即貂為姓氏者,稱貂氏,後多改為刁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