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永寧寺

豐縣永寧寺

豐縣永寧寺是國家2A級景區,位於豐縣護城河西北隅,占地面積約75畝,其中放生湖約30畝,現任主持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第34代弟子釋延武法師,常住僧人約7人,寮房約50間。永寧寺大山門長約60米,正門鎏金“永寧寺”大字牌匾為釋永信法師書寫,小山門內塑四大天王和阿彌陀佛法像。全寺擁有大雄寶殿、接引殿、藏經閣、觀音亭、七寶塔等基礎設施,以及萬佛聖城、柳毅將軍廟等風景區。

簡介

豐縣永寧寺是國家2A級景區,位於豐縣護城河西北隅,占地面積約75畝,其中放生湖約30畝,現任主持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第34代弟子釋延武法師,常住僧人約7人,寮房約50間。

豐縣永寧寺豐縣永寧寺
永寧寺大山門長約60米,正門鎏金“永寧寺”大字牌匾為釋永信法師書寫,小山門內塑四大天王和阿彌陀佛法像。全寺擁有大雄寶殿、接引殿、藏經閣、觀音亭、七寶塔等基礎設施,以及萬佛聖城、柳毅將軍廟等風景區。

起源

豐縣永寧寺起自東漢,興於皇家,為民間寺院之始。漢明帝永平初年,西竺佛教傳入中國後,最初只在京都及諸王府地設寺禮祀。因豐縣為漢室祖居,倍受帝王眷顧。為祈求祖上平安,保佑漢朝社稷千秋萬代,漢明帝敕資在祖居地原址建起永寧寺。

歷史變革

永寧寺起初選址於縣治東北二百五十步,為漢高祖故居遺址。寺院整齊壯觀,肅穆莊嚴,仿宮殿建式,殿堂廊廡互為照應,間次形成“七堂伽藍”,為方圓百里之名寺。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1年)重修,並更名為白塔寺。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被毀,至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重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更名為道成寺;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又廢;唐貞觀初年,唐王派尉遲敬杜親自監修,並遷址於縣西北隅三合里;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重修,更名重光寺;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復名永寧寺;建炎年間(南宋高宗趙構的年號,公元1127--1130年間)重修,遷址於城東北隅盧綰故宅,即相鄰於漢永寧寺原址;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l79年),僧人普爭重修;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僧人文秀重修;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僧人法澍屢加修茸;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僧人仲通重修,並更名為興教寺;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六月,黃河決于山東,豐縣全境被淹,縣城夷為平地,寺院亦遭水劫;縣治遷舊城東南三十里的華山之陽;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縣治復遷舊址;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始由縣令任惟賢(湖北黃陂舉人)招募財力重修寺院,仍名興教寺,遷址於治所西北隅;至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縣民渠景撤舊殿重修,仍選址於縣城西北隅,維持至清末,其後無興替之記錄。
民國建元之後,時局不穩,兵燹水患頻繁,寺院再無較大修茸,香火漸次衰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寺內原有僧尼逐漸還俗或遷往外地,廟宇逐年塌毀,至“文化大革命”時期,被作為“四舊”之物徹底拆毀,佛事活動不復存在。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民族宗教政策不斷深化落實,佛教活動日趨廣泛和自由,佛教信眾漸次增多,重修永寧寺的呼聲日益增高,2004年豐縣人民政府批准,重修永寧寺。

現狀

2008年,豐縣永寧寺“請”來三尊大佛,現坐落於大雄寶殿,吸引無數虔誠人士前去瞻仰祈福。
如今,豐縣永寧寺已經成為豐縣的文化象徵之一,也是佛教在豐縣傳播的重要途徑。現在,經常會見到人們前去永寧寺祈福還願,每天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