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豐縣梆子戲早年在以豐縣蔣單樓村(今王溝鎮單樓村)為中心的豐縣城鄉流行,後流布周邊各縣。今黃河以南、淮海以北中下游的廣大地區仍是豐縣梆子戲的主要活動範圍。“無豐(豐縣)不成梆”和豐縣是“梆子戲窩”的說法至今還在民眾中廣為流傳。歷史沿革
豐縣梆子戲源於明朝時期隨移民傳入豐縣的山西、陝西梆子,經與本地民歌小調、雜耍曲藝、說唱藝術以及方言俚語、風俗民情相結合,再經過幾代豐縣梆子戲藝人潛心打磨,形成了在以豐縣為中心的蘇魯豫皖接壤地區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劇種。演出劇目
傳統劇目有200多出,常演劇目有:《三拉堂》、《下河東》、《萬花船》、《香囊記》、《卷席筒》、《秦雪梅》、《借東風》、《哭頭》、《臨潼關》、《桃花庵》、《五鳳嶺》、《對花槍》、《長坂坡》、《鍘趙王》、《鍘郭嵩》、《鍘美案》、《鍘郭槐》、 《下陳州》、《花蝴蝶》、《伐子都》、《豹頭山》、《法門寺》、《斬黃袍》、《地塘板》、《攔馬》、《十五貫》、《過五關》、《斬顏良》、《五虎將》、《反徐州》、《麻瘋女》、《闖幽州》、《天賜祿》、《賣苗郎》、《雙鎖櫃》、《提寇》、《天仙配》、《茶瓶記》、《花打朝》、《鳳義亭》、《黃鶴樓》、《南陽關》、《蝴蝶杯》、《戰洪州》、 《守湖州》、《大轅門》、《九江口》、《三省莊》、《牧羊圈》、《無底洞》、《洛陽橋》、《黑遇路》、《三岔口》、《櫃中緣》、《拾玉鐲》、《白蛇傳》、《韓信拜帥》、 《刀劈楊凡》、《薛禮征東》、《穆桂英征東》、《秦英征西》、《樊梨花征西》、《姚剛征南》、《李炳征南》、《燕王征北》、《雷振海征北》、《呂洞賓戲牡丹》等。聲腔與流派
豐縣梆子戲的聲腔主要由山西、陝西梆子衍化而來,在調式、旋律節奏以及語言音韻和演唱風格上,都體現了豐縣方言介於中州語系與吳越語系之間,既硬重又輕柔的獨特風格,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特點是:男演員多用假嗓演唱;女旦和坤生用真嗓演唱,只有少數高音域偶爾使用假嗓演唱。既有先吐字後行腔的,也有腔隨字後的,往往因人而易。豐縣梆子戲延續時間最悠久的藝術流派是以蔣花架子(1745-1828)為代表的蔣派。其一生學戲、演戲、教戲,對梆子戲唱腔音樂的發展竭盡全力,從而逐漸形成了做工優美、唱腔豐富、程式規範的蔣派(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