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造化無情不擇物,春色亦到深山中。山桃溪杏少意思,自趁時節開春風。看花游女不知醜,古妝野態爭花紅。人生行樂在勉強,有酒莫負琉璃鍾。主人勿笑花與女,嗟爾自是花前翁。
題解
仁宗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范仲淹、富弼、杜衍等人主持的政治革新失敗被貶,歐陽修上疏為之申辯,貶為滁州(今屬安徽)知州。次年,修“豐樂亭”。其《豐樂亭記》云:“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近。其上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蔽,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視左右,顧而樂之。於是疏泉鑿石,闢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此詩作於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春。
本篇描寫造物無私,僻遠山城中亦自有山桃溪杏趁時而開的大好春光。並從太守眼中見出裝扮村野的游女與春花爭艷的歡樂情景,由此發出人生當及時行樂的慨嘆。但是,在對豐樂亭春景的描繪中,在主人公故作曠達的語氣中,我們不難領會到詩人被貶來山城內心深處那拂之不去的愁悶。
注釋
①豐樂亭:歐陽修於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知滁州時所建。
②造物:創造萬物的主宰者。
③少意思:一作“有誰顧”。
④當:原作“在”,一作“當”。勉強:猶“勉力”。
⑤琉璃(liúlí)鍾:猶言“水晶杯”,酒杯的美稱。琉璃,天然的各種有光寶石、水晶之類。
⑥嗟:嘆息。爾:你,此詩人自指。
譯文
譯文一
造物主沒有偏私的感情,施恩於萬物並不進行篩選,春色因此也來到這僻遠的深山之間。山中桃花與溪邊紅杏,本缺少情韻悠遠,也各自趁著美好時節,開放在春風面前。看花的山中游女,不懂得什麼是審美觀念,古樸的裝束村野的姿態,一心要和紅花爭奇鬥豔。人生本應當儘量及時行樂,不要辜負水晶杯中美酒灩灩。主人公請不要哂笑山花和村女,可嘆你已是花前老翁年邁衰殘。
譯文二
造物主沒有感情不選擇事物,春色也來到了深山老林之中。山裡的桃花溪邊的杏花有誰顧盼?各自趁著季節在春風裡盛開重重。遊春的看花女不知道自己的醜陋,古色的打扮潑辣的姿態與花爭紅。人的一生要盡情地尋求歡樂,.莫辜負盛滿美酒的琉璃杯鍾。勸主人勿須譏笑紅花和艷女,可嘆你自己原來就是賞花翁。簡評
這這首詩中:作者自“設”對象,又自“嘲”對象——自己“調笑"自己。如此更增添了春色的濃意,並給人以“花開無主”之感。——唯詩人前來“小飲”,花才有了主人。
作者簡介
歐陽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進士,曾任西京留守推官,館閣校勘。正直敢言,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因范仲淹事痛責諫官高若訥,貶為夷陵令。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官至知制誥,次年為河北都轉運使。慶曆新政失敗後,為范仲淹、韓琦等申辯,貶知滁州,徙揚州、潁州。後累遷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時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徙青州、蔡州。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諡文忠。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的領袖,一代文宗,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又是其中影響較大的一位。詩歌力矯“西崑體”流弊,清新俊爽,蘇軾稱其“詩賦似李白”。長篇古詩亦頗受韓愈影響。詞也是一大名家,與晏殊並稱“晏歐”。又是著名的史學家,與宋祁同修《新唐書》,獨力完成《新五代史》。其它尚有筆記、詩話等著述。有《歐陽文忠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