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名來歷
“豐士”原為“酆墅”,以舊時有酆墅廟得名。清乾隆年間(1736~1795)形成集市。民國17年(1928)置酆墅鎮。建國後建政為酆墅、聯群兩鄉。1956年,合建為酆墅鄉。1958年,劃入斜橋公社,1961年析建豐士公社。1984年改建為豐士鄉。1987年2月撤鄉建鎮。鎮人民政府駐地豐士自然鎮
大事記
1984年,創辦海寧保健飲料廠,主要產品“菊花晶”暢銷國內外,1988年被評為嘉興市優質產品,1998年企業固定資產達300多萬元。1988年2月,豐士鄉撤鄉建鎮。1993年,斜九公路豐士段竣工,公路貫穿豐士南北,路面為7米寬水泥澆制,方便了民眾生產、生活。1995年,工農業產值首次超3億元,達3.6億元;鎮自來水廠被國家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評為全國百佳水廠之一。1998年底,全鎮自來水普及率100%,受益率98%;1998年,全鎮蠶桑產量創歷史最高水平,達455噸,199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75億元。
【人口實現負增長】1998年,豐士鎮人口為14664人,比1997年的14682人減少18人,人口實現負增長。
【教工宿舍樓竣工】鎮人民政府投入120萬元、1997年9月動工興建、1998年11月竣工的20套教工宿舍樓,面積1800平方米,緩解了教工住房緊張的矛盾。
【市首批新農村建設達標村豐士鎮占三席】中共海寧市委發文表彰的首批新農村建設達標村共54個,豐士鎮包王村、祝橋村、友誼村榜上有名,成為海寧
經濟建設
【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成報批】豐士鎮總體規劃(1997~2010)於1998年4月編制完成,報海寧市人民政府審批,這對於街道總體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為合理利用土地、保護耕地,適應農村發展整體要求,豐士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也於1998年12月編制完成,上報浙江省人民政府審批。
【一方名村——包王村】包王村位於豐士鎮西部,緊靠郭店、斜橋鎮,總人口2458人。是豐士鎮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為發達的一個村。1998年,工農業總產值達5000萬元,企業利稅280萬元,其中利潤180萬元。現有村辦工業企業5家,其中尤以錦鄉商標廠最有名,1998年實現產值785萬元。農業發展較為迅速,1998年實現產值1800萬元。村黨支部連續多年被中共海寧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支部書記王偉裕多次被評為海寧市優秀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