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簡史
豐城礦務局是國家統配煤礦,全民所有制大型企業,江南重要的主焦煤生產基地。地處江西省豐城市境內,由河西,河東兩大礦區組成。河西礦區南臨贛江,北靠錦江,東連曲江鎮羅湖,西鄰尚莊鎮雲莊村,面積約200平方公里。河東礦區在豐城市洛市鎮與秀市鄉境內,面積約40平方公里,礦務局機關所在地為上塘鎮,與豐城市政府所在地劍光鎮隔江相望,相距約10公里,距江西省會南昌市約60公里。機 關設有30個部(委)處(室),下轄30個生產單位和事業單位,13個經營公司,29個大集體企業和13個鎮辦村辦企業,1995年底全局有職工34241人,其中全民職工26251人,集體職工7990人,所屬上塘鎮農村人口15693人,礦區總人口數10萬餘,在職工中有共產黨員5538人,共青團員4113人,聘請各類專家技術人員4116人。
2008年,上塘鎮由企業管理到納入豐城市地方行政管轄,礦務局不再包含鎮建制以及村鎮企業,上塘鎮人口不再納入礦務局統計範圍。
機構發展
1958年10月,成立江西省豐城礦務局,隸屬江西省煤炭工業管理局。1960年7月列為國家統配煤礦,更名為豐城礦務局,隸屬煤炭工業部。1965年1月,在試辦"托拉斯"中,改名為華東煤炭工業公司豐城分公司,隸屬華東煤炭工業公司。1967年1月,華東煤炭工業公司撤銷,復名豐城礦務局,又隸屬原煤炭工業部領導。在“文化大革命”時期,1968年1月,成立豐城礦務局革命委員會籌備小組,同年4月,成立豐城礦務局革命委員會。1971年1月,成立豐城工業管理區革命委員會。豐城礦務局為豐城工業管理區的主體,其隸屬關係為煤炭工業部、江西省煤炭工業廳和豐城工業管理區。與此同時,局機關部(委)和(室)也改為部(委)處(室)。同年12月,豐城縣的坪湖大隊、上塘大隊和田西大隊劃入上塘鎮,隸屬豐城礦務局,亦由豐城工業管理區領導。1972年11月,撤銷豐城工業管理區,恢復豐城礦務局革命委員會。1980年1月,根據全國五屆人大決議,撤銷革命委員會,再度恢復豐城礦務局,仍為國家統配煤礦,隸屬煤炭工業部和江西省煤炭工業廳的雙重領導。
1994年4月,原洛市礦務局併入豐城礦務局。從此,豐城礦務局包括河東,河西兩個礦區。
1998年8月,豐城礦務局產權劃歸江西省管理,成為省屬國有企業。
1999年洛市礦務局實施關閉破產,2000年初在破產基礎上成立新洛煤電有限責任公司,洛市礦務局與豐城礦務局分離。
豐城礦務局的隸屬關係為:
江西省國資委(正廳) -> 江西省煤炭集團公司(大型企業) -> 豐城礦務局(豐城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章程
豐城礦務局企業領導體制也是隨著國家經濟形勢發展變化而演變的。1958年豐城礦務局正式成立時,實行黨領導下局(礦)長負責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由軍代表、領導幹部和民眾組織代表組成的三結合革命委員會統一領導企業各項工作。"文化大革命"後期,礦務局恢復了黨委,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1980年取消革委會後,又恢復了黨委領導下局(礦)長負責制。1985年開始實行局(礦)長負責制。同時發揮黨組織在企業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職工代表大會在企業中的民主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