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小雅·谷風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
習習谷風,維風及頹。將恐將懼,寘予於懷。將安將樂,棄予如遺。
習習谷風,維山崔嵬。無草不死,無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谷風:來自山谷的大風。
⑵習習:連續的風聲。
⑶維:有,是。
⑷將:方,正當。恐、懼:指患難不安的年月。
⑸與:助。女:同“汝”,你。
⑹轉:反而。棄:拋棄。
⑺頹:自上而下的旋風。一說龍捲風。
⑻寘(zhì):同“置”,放。懷:懷抱之中。
⑼遺:遺忘,丟棄。或以為丟棄之物,廢品。
⑽崔嵬(wéi):山高峻的樣子。
⑾大德:美德,好處。
⑿小怨:小過錯,缺點。
白話譯文
山谷來風迅又猛,大風夾帶陣陣雨。當年擔驚受怕時,唯我幫你分憂慮。如今富裕又安樂,你卻棄我掉頭去。
山谷來風迅又猛,大風旋轉不停息。當年擔驚受怕時,你摟我在懷抱里。如今富裕又安樂,將我拋開全忘記。
山谷來風迅又猛,刮過巍巍高山嶺。颳得百草全枯死,颳得樹木都凋零。我的好處你全忘,專門記我小毛病。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詩的創作背景,主要有兩種說法:舊說多以為是因怨朋友相棄而作,今人多以為是一首被遺棄的婦女所作的詩歌。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的主題,舊說大體相同,《毛詩序》說:“《谷風》,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絕焉。”朱熹也認為是朋友相怨之詩,但他沒有將傷友道之絕與刺周幽王硬拉到一起。方玉潤《詩經原始》認同朱熹的觀點,並力駁《毛詩序》“刺幽王”之說穿鑿空泛。今人高亨的《詩經今注》、程俊英的《詩經譯註》等均取棄婦之詩說。陳子展《詩經直解》雖仍取舊說,但又說:“此詩風格絕類《國風》,蓋以合樂入於《小雅》。《邶風·谷風》,棄婦之詞。或疑《小雅·谷風》亦為棄婦之詞。母題同,內容往往同,此歌謠常例。《後漢·陰皇后紀》,光武詔書云:‘吾微賤之時,娶於陰氏。因將兵征伐,遂各別離。幸得安全,俱脫虎口。……“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風人之戒,可不慎乎!’此可證此詩早在後漢之初,已有人視為棄婦之詞矣。”
詩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遺棄,她滿腔幽怨地回憶舊日家境貧困時,她辛勤操勞,幫助丈夫克服困難,丈夫對她也體貼疼愛;但後來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變了心,忘恩負義地將她一腳踢開。因此她唱出這首詩譴責那只可共患難,不能同安樂的負心丈夫。
詩歌用風雨起興,這手法同《邶風·谷風》如出一轍,兩首《谷風》詩的主題也完全相同,這大概是在風雨交加的時候最容易觸發人們的悽苦之情。被丈夫遺棄的婦女,面對淒風苦雨,更會增添無窮的傷懷愁緒,發出“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哀嘆。
此詩語言悽惻而又委婉,只是娓娓地敘述被遺棄前後的事實,不加譴責罵詈的詞句,而責備的意思已充分表露,所謂“怨而不怒”,說明主人公是一位性格善良懦弱的勞動婦女。這也反映了幾千年以前,婦女就處在被壓迫的屈辱境地,沒有獨立的人格和地位。
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此朋友相怨之詩,故言‘習習谷風’,則‘維風及雨’矣,‘將恐將懼’之時,則‘維予與女’矣,奈何‘將安將樂’而‘女轉棄予’哉,”“習習谷風,維山崔嵬’,則風之所被者廣矣,然猶無不死之草,無不萎之木,況於朋友,豈可以忘大德而思小怨乎?”(《詩集傳》)
明代孫鑛:“道情事實切,以淺境妙。末兩句道出受病根由,正是詩骨。”(陳子展《詩經直解》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