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谷歌新總部
谷歌公司的構想相當簡單,就是希望建築能像APP一樣,需要時就能即時更新、改變。整個新總部就像是巨大的溫室,未來將相繼壘砌起多個建築群,樓層與樓層之間可以加裝或拆卸,大玻璃罩子則可以改變形狀以適應植物的生長速度,以及新建築的高度。
設計特點
可移動模組
谷歌新總部
谷歌新總部就像一座“可移動的中央公園”,除了跑道、腳踏車道以及停車場,為了適應公司的新理念“在自然中辦公”,還規劃了12萬平方米綠地,約占新建面積(23萬平方米)的一半,而2015年的總占地面積約為37萬平方米。
從理論上講,按照外媒的形象說法“即插即用”,依靠一些可輕鬆移動的輕質區塊式建築結構,一個團隊的辦公室可以裝載至車輛隨後轉移至總部的另一位置,具體取決於這一團隊將與哪些其他團隊開展合作。谷歌曾仔細研究過其員工是如何工作的,並將這些數據用在新總部的設計上,以期最大限度提高員工的生產力。
辦公的方式也在轉變。從相關報導和宣傳片可以看到,綠植不只種在室外的花盆中,還直接移植到了室內。整個空間變得像一套巨大的家具組件,可以自由組合,當然,無論室內室外,員工都可以直接坐在樹下,打開電腦工作。在半透明玻璃罩方案的支撐下,縈迴的田園夢終於找到了現實的出口。
半透明頂篷
新總部建築物上方還將有大型的半透明頂篷,用以調節天氣、污染和聲音,同時保有光線和空氣。我們希望打破傳統建築的限制,例如牆面、窗戶和屋頂,並增加花園和景觀設計。整體方案則交由赫斯維克和另一位建築師比亞克·英格爾斯共同打造,二者都以新奇性與創造性聞名。
這個巨大的玻璃罩,似乎還勾起了人們對巴克敏斯特·富勒的追憶——20世紀六十年代,富勒曾在蒙特婁世博會上把美國館變成富勒球,使得輕質的圓形穹頂風靡世界。還有高技派代表人物理察·羅傑斯20世紀九十年代的“千年穹頂”。不過,赫斯維克喜歡將谷歌新總部的穹頂簡單地形容為“玻璃纖維滴到了帳篷桿上”,或者打趣地說,“從天而降的蜘蛛網戳到了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