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孩子需要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有助於孩子對知識的準確掌握,而且能使孩子勤於學習,善於學習,自覺學習。大凡學業有成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書旨在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由養成孩子良好的觀察習慣開始,從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創造潛能、想像能力等幾個不同的側面,來開發孩子的智力,養成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
作者簡介
付阿嫚,女,1975年3月出生,山東濟南人,中共黨員,1944年9月至1998年7月在曲阜師範大學學習,1998年7月至今濟南市天橋區教育局從事教育工作。
文摘
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
現代的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但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還有一項極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由於時代的發展,一般家庭經濟相對寬裕,能為孩子提供較好的生活條件。但若是教育不得法,容易出現一些不良的習慣。嚴格地說,行為習慣屬於德育的範疇,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的一生的作用極為重要。西方教育學者曾指出:“好的習慣比法律還正確。”“習慣是人生中最好的引路人。”
那么,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父母該如何培養子女的行為習慣呢?孩子從小應具備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1)學習習慣:讓孩子受益一生
為人父母者,在孩子幼小階段,不僅要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更重要的是注意激發孩子愛學習、愛看書的興趣,這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極為有益。據兒童素質教育專家研究,如果在學前階段,孩子的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孩子將來入學後很可能就會學習能力低下,學習興趣匱乏,跟不上學校學習的進度。
有家長認為,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至少要從孩子認字開始。其實不必如此教養——現代父母講究的是在孩子幼兒時期開始慢慢培養孩子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由媽媽帶著“讀”書——媽媽抱著他一起翻看圖書,同時講述書中的故事,使孩子在聽的同時,領悟讀書的樂趣。據專家介紹,這項活動可早至從孩子一歲前開始。
比如,在孩子上國小時,父母可與孩子商量,將孩子的課餘時間進行了安排。每天早上,讓孩子背一會兒書。晚上放學,應馬上回家做作業,完成作業,才能讓孩子做一些其他的活動。如果是星期天,可在上、下午各看半小時電視(對孩子有益的),安排一小時閱讀時間,看課外書。吃飯後,安排半小時做一些家庭作業,睡覺前再安排一些時間讓孩子看書(時間自定)。其餘時間一般都讓孩子自己安排,這樣的安排既能讓孩子易於接受,又能使大人與孩子生活有條理,家庭生活輕鬆和諧。
另外隨著孩子漸漸長大,還可以每天固定一個時間(當然時間由短到長,考慮到孩子的生理特點),由爸爸或媽媽陪孩子一起看書、講書,還可以在孩子提出問題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咱們去上網裡找答案”、“咱們看看書上怎么說”,讓孩子產生對書的濃厚興趣,使讀書成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衛生習慣:身心健康的保證
現代家庭對子女衛生習慣的培養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健康的飲食習慣,一是良好的作息習慣。
5歲的莉莉是個胖胖的小姑娘,她食慾很好,可喜歡吃的除了零食就是洋快餐。可前不久幼稚園體檢,莉莉竟然血紅蛋白含量偏低,是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
現代家庭中孩子養得嬌,往往是孩子習慣吃什麼就買什麼,殊不知這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並無好處。應該注意讓孩子按時進餐,不暴飲暴食,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觀,讓孩子形成飲食有節、均衡營養的好習慣。良好的飲食習慣,將伴隨孩子一生。
作息時間混亂是現代人生活的誤區,這一點,孩子也不可避免受到影響。現在的小孩從嬰幼兒階段就開始接觸電視、電腦,到了少兒時期,沉湎於電視、電腦的機會更多。有些小孩子從3歲就接觸電腦;有的孩子精力充沛,周末、節假日甚至隨著父母的生活節奏晚睡晚起。這些做法不僅使孩子的身心不能得到充分休息,還使孩子到了上學年齡,不能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為了避免這些,家長應該從自己做起,注意自己的言傳身教。
(3)勞動習慣:讓孩子從穿衣做起
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常常會過度保護或生活中處處代勞。在這種教養方式下,孩子可能會失去辦事靠自己的意識。勞動習慣,同樣是一項在幼兒時期就應該培養的行為習慣。
當孩子要自己穿衣、穿鞋、幫忙疊衣物、收拾玩具等時,但由於他們年紀小,勞動能力有限,有些家長肯定會替孩子代勞,這無異於幫倒忙。有些家長就喜歡自己代替,把一切打理得乾淨利索。天長日久,就像俗話說的“父母能幹,兒女嬌痴”。孩子喪失了學習和參與的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就該由家長做,漸漸產生了依賴性。現在有的小學生甚至中學生都不做一點自我服務性勞動,認為“我的任務是學習”,進而不愛惜勞動成果;還有一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極差,離開家長就吃不好、穿不好,這都是早期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結果。
(4)集體意識:學會與人和睦相處
現代社會中,一個故步自封,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不容易取得成績,更不容易融入社會這個整體。那么,如何讓孩子早早適應集體生活,學會友好地與他人相處?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經常帶孩子走出家門,接觸外部世界,讓孩子不認生;引導孩子與周圍夥伴友好相處,要讓孩子有集體榮譽感,鼓勵孩子幫助別人,或為集體做事情——儘管有時,孩子所做的“幫忙”可能在大人眼中有些可笑,但切忌打擊孩子的熱情。
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是由有意識地培養而形成的,而習慣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更改。為此,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幼兒教育的重要一環,讓孩子從細小處做起,成長為一個獨立、有自信、有責任感、樂於學習、善於與人相處的人。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