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偶性

變偶性也稱密碼子的擺動性。1966年Crick根據原立體化學理提出擺動假說(wobble hypothesis),解釋了反密碼子中某些稀有成分(如: I )的配對以及許多胺基酸有1個以上密碼子的問題。

簡介

變偶性也稱密碼子的 擺動性。1966年Crick根據原立體化學理提出 擺動假說(wobble hypothesis),解釋了反密碼子中某些稀有成分(如: I )的配對以及許多胺基酸有1個以上密碼子的問題。

在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配對中,第一對和第二對鹼基嚴格遵守鹼基互補配對原則,第三位鹼基有一定自由度,可以“擺動”,因而使某些tRNA可以識別一個以上的密碼子。一個tRNA究竟能識別多少個密碼子是由反密碼子的第一位鹼基的性質決定的,反密碼子第一位為A或C時只能識別1種密碼子,為G或U時可以識別2種密碼子,為I 時可識別三種密碼子。如果有幾個密碼子同時編碼一個胺基酸,凡是第一和第二位鹼基不同的密碼子都對應於各自獨立的tRNA。

密碼配對及“擺動”分析

tRNA上的反密碼子與mRNA上的密碼子的配對與“擺動”分析
1.反密碼子第一位是C或A時,只能識別一種密碼子。
反密碼子 (3’)X-Y-C(5’) (3’)X-Y-A(5’)
密碼子 (5’)X-Y-G(3’) (5’)X-Y-U(3’)
2.反密碼子第一位是U或G時,可分別識別兩種密碼子。
反密碼子 (3’)X-Y-U(5’) (3’)X-Y-G(5’)
密碼子 (5’)X-Y-A/G(3’) (5’)X-Y-C/U(3’)
3.反密碼子第一位是I 時,可識別三種密碼子。
反密碼子 (3’)X-Y- I(5’)
密碼子 (5’)X-Y-A/U/C(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