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題
21世紀的社交,我們能給予別人什麼?我們又要什麼?我們如何與周圍人進行社交活動?龐德說過:“這是一個兩分鐘的世界,你只有一分鐘的展示給人們你是誰,另一分鐘讓他們喜歡你。”本書介紹了社交中應注意的技巧,讓浮躁的現代人學會禮儀相待。
本書簡介
什麼是社交?為什麼要社交?如何為自己構建一個理想的社交圈子?誰是你要結交的人?怎樣把見到你的人都變成朋友?如何讓各種類型的普通朋友都成為知心朋友? ……本書將一一幫你指點迷津,花10天時間,你將解決走向成功的第一大難題——社交。
準備篇
第一課 了解什麼是社交(3)
第一講:社交是思想的互動(3)
第二講:社交是行為的互動(4)
第三講:社交是情感的交流(6)
第四講:社交是人的第三大需求(8)
第五講:社交是你一生都要投入的活動(10)
第六講:社交世界面面觀(14)
第二課 了解為什麼要社交(19)
第一講:社交能夠增加你的強者風範(19)
第二講:社交能夠讓你順利地被別人接受(20)
第三講:社交能夠讓你保持身心健康(24)
第四講:社交能夠使你的生活更加快樂(26)
第五講:社交圈的大小決定著你事業成功機率的大小(28)
第三課 學會社交的前提是先學會做人(36)
第一講:良好的社交是為人與處世的完美結合(36)
第二講:真誠:贏得牢固友情的根本(39)
第三講:謙虛:讓人容易接近的前提(44)
第四講:熱情:聯結心靈之間的紐帶(50)
第五講:守信:樹立個人形象的關鍵(52)
第六講:寬容:保持長久關係的修補劑(57)
實戰篇
初級階段:為自己構建一個理想的社交圈子
第四課 清除妨礙你交朋友的不良性格因素
第一講:拘謹性格的改造(65)
第二講:怯懦性格的改造(69)
第三講:內向性格的改造(73)
第四講:火爆性格的改造(75)
第五講:魯莽性格的改造(78)
第六講:孤僻性格的改造(80)
第七講:冷漠性格的改造(84)
第五課 誰是你要結交的人:選擇社交對象
第一講:有選抒地交往可以提高社交的效率(90)
第二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的六大類型(92)
第三講:眾里尋他千百度:人際網上需要的朋友類型(95)
第四講:有的放矢:選擇"人緣"好的人(100)
第五講:把握好原則就不會交錯朋友(102)
第六課 知人、知面、知心:透視社交對象
第一講:只"認識"不"了解"是社交的失敗(109)
第二講:如何通過交談認識對方(110)
第三講:如何通過穿著打扮認識對方(114)
第四講:如何通過姿勢認識對方(115)
第五講:如何通過筆跡認識對方(118)
第六講:如何通過面容認識對方(122)
第七課 建立朋友檔案
第一講:掌握好名字的學問(132)
第二講:記住別人的外貌(134)
第三講:不要忽視交往情景和生活事件(136)
第四講:留心別人的特徵與需求(140)
第五講:按朋友的性質分類(143)
第六講:按朋友的層次和格調高低分類(149)
第七講:按朋友的關係密切程度分類(150)
成熟階段:把見到你的人都變成朋友
第八課 走出人際交往中常見的誤區
第一講:走出生意場上的誤區(157)
誤區之一:重錢不重人(158)
誤區之二:忽視第一印象與過分著重第一印象(159)
誤區之三:過分精打細算(163)
誤區之四:耍嘴皮子(167)
誤區之五:耍派頭(170)
誤區之六:急功近利(173)
第二講:走出與上司交往中的誤區(175)
誤區之一:千穿萬穿,馬屁不穿(175)
誤區之二:與上司越靠近越好(179)
誤區之四:各家自掃門前雪(256)
誤區之五:不拘小節(258)
課後總結(261)
第九課 使自己到處受歡迎的勝利法寶
第一講:穿衣的學問--大方得體地包裝自己(262)
第二講:利用幾種事半功倍的社交工具(272)
第三講:以溝通排除隔閡(281)
第四講:通過說服贏得別人的理解(291)
第五講:培養使人親近的幽默感(303)
第六講:讚賞能讓你迅速獲得友情(311)
第七講:說"不"而又避免使人難堪的藝術(320)
第八講:批評而不得罪人的藝術(331)
課後總結(341)
高級階段:讓各種類型的普通朋友成為知心朋友
第十課 結交各類知心朋友的技巧
第一講:知心朋友的多少是衡量社交圈"含金量"的標準(345)
第二講:教學相長:師生知己(349)
第三講:親密僅次於家庭:師徒知己(353)
第四講:用心穿越時空:忘年交(358)
第五講: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友(368)
第六講:同行並不一定是冤家:競爭對手(377)
第七講:相濡以沫:紅顏知己(395)
第八講:學海無涯共泛舟:學友(404)
第九講:此情可待成追憶:舊戀人(406)
課後總結(409)
拓展階段:讓已有的社交成果不斷擴大
第十一課 如何拓展自己的社交圈
第一講:創造有擴張力的"全景式"社交圈(413)
第二講:拓展社交圈要靠"腿勤"(416)
第三講:可能多地參加社交活動(418)
第四講:儘快被人發現(420)
第五講:結識身邊的陌生人(423)
第六講:關注身邊的"小人物"(427)
第七講:巧借朋友的社交圈(430)
第八講:培養"牽引力"和"親和力"(434)
課後總結(436)
書摘
在社交中,除了思想互動之外,還有行為互動。
眾所周知,人是具有自覺能動性的。人的自覺能動性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思想,其二是行為。
如果你注意觀察,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互動舉目皆是,並且都體現著人際關係。
當你遇到困難,朋友就會來幫助;當你為對方打開了房門,對方給了你一個友好的微笑;當你走進學校,步入工廠和單位,回到家裡,甚至走在大街上,總是要以一定的行為方式和他人打交道。一位偉人曾經說過:"孤立的一個人在社會之外進行活動、生產,就像許多個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談競有語言發展一樣,是不可思議的。"
人之所以離不開與他人的行為交往,這還與人的社會本性有關係。
人是一種群體動物,單獨的個人無法生活,也不稱其為人。在原始社會,人們以打獵為生,如果相互之間不聯合起來,就會被野獸吃掉。在現代社會中,分工很細,如果不在行為上與他人相互往來,彼此幫助和協作,任何人都難以生存。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之間的行為交往方式是很多的,諸如幫助、模仿、合作等等。事實上,正是人與人之間的這種互動行為,把人們相互聯結起來,形成了不同的群體,形成人類社會。也正是這些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的行為互動,使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形成了諸多的各種類型的人際關係。
在社交中,較之思想互動,人們之間的行為互動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東西,即它不是心理活動,而是外顯行為。
如果說人們之間的思想互動是一種內在的溝通,那么人們之間的行為互動則是外在的交往。在人們的思想互動和行為互動二者之間,思想互動是藉助於行為互動進行的。
就拿前面提到的雅諾烏什克提出的人們之間的溝通公式(溝通者--表述--接受者)來講,溝通者要想把自己的意圖傳達給對方,必須藉助一種行為--語言或手勢等,接受者也只有根據溝通者的行為,來理解他的意圖。
事實也是如此,青年小伙子對姑娘產生了愛慕之情,只有通過某種行為才能傳遞給對方,否則姑娘就無法知曉。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人們的行為互動更為重要。
當然,人們在交往時的思想互動也不能忽視,人的行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上不能溝通,行為上的交往就會受到限制。
小伙子通過某種行為方式把愛慕之情傳遞給姑娘,但姑娘沒動心,或從心裡反對,無疑相互之間的行為交往要受到影響。
所以說,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問思想互動與行為互動的有機結合。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