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軍統領[清朝官名]

護軍統領[清朝官名]
護軍統領[清朝官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官名。正二品,每旗一人,掌護軍營政令。

護軍統領介紹

護軍統領 護軍統領

清官名。正二品,每旗一人,掌護軍營政令。後金(清)設巴牙喇營為親兵營,統領官稱巴牙喇纛額真,天聰八年(1634年)改稱巴牙喇纛。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改漢名為護軍統領,副職稱護軍參領,遴選八旗中滿洲、蒙古精兵,別組為護軍營,平時守衛宮殿門戶,稽察出入,皇帝出巡時扈從,駐蹕則保衛御營。

按清制規定,護軍營人員都由八旗滿洲和蒙古兵的精銳者充當,每旗設護軍統領一人。上三旗守禁門,下五旗守王公府門。守衛宮城的八旗兵為護軍,設軍統領。

護軍 秦置護軍都尉。漢初又稱護軍中尉。武帝時設護軍將軍。護軍之號,有時即指竣軍將軍或中護軍之簡稱。

護軍將軍 秦置護軍都尉,漢因之,陳平曾任此職,盡護諸將。漢武帝時屬大司馬。建安12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魏亦置護軍,主武官選,隸領軍。資重者為護軍將軍,資輕者為中護軍。

護軍統領組印

護軍統領印 護軍統領印

朝代:清朝印鈕:吉祥獸鈕(W–D8-3-1)

材料:白玉。尺寸:9.7x9.7x14.5cm印台:5.2cm

印文:正黃旗護軍統領印正紅旗護軍統領印鑲紅旗護軍統領印

鑲藍旗護軍統領印右翼前鋒統領印

鑲黃旗護軍統領印正白旗護軍統領印鑲白旗護軍統領印

正藍旗護軍統領印左翼前鋒統領印

統領印簡介

滿洲八旗來源於滿洲氏族部落組織。八旗兵作戰時原是自備馬匹器械,而作戰所擄掠的財物和奴隸歸兵丁所有。奴隸制時期的兵丁是自由民,作戰擄掠到奴隸即可上升為奴隸主階級。因此,八旗兵勇猛善戰,不同於漢族服役的士兵。清朝進駐北京後,滿洲八旗兵成為保衛國家,鎮壓人民的工具,並連年被派往各地作戰,清庭禁止士兵擄掠,八旗兵成為國家軍隊,馬匹器械改由朝廷專設機構餵養及製作和供應,兵丁依靠朝廷所發給的糧餉生活。

八旗分左右兩翼,各設左翼前鋒和右翼前鋒。右翼是正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左翼是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八旗左右兩翼,各設前鋒統領一人,護軍統領一人,分別率領護軍參領、護軍校以及護軍營兵。每旗各設都統一人、副都統二人,統轄本旗的軍民,掌管兵馬、錢糧以及戶籍、田地等事項。

八旗有“禁旅”與“駐防”之別。滿洲八旗兵被皇帝視為最可靠的軍事力量,是國家的根本所系。禁旅八旗兵以滿洲八旗為主,留守京城,保衛皇室,被稱為“京旗”。兵丁被分派到京城各地執行任務;鑲黃旗在安定門內,正白旗在東直門內,鑲白旗在朝陽門內,正藍旗在崇文門內;正黃旗在德勝門內,正紅旗在西直門內,鑲紅旗在阜成門內,鑲藍旗在宣武門內。前鋒營、護軍營平時警衛宮禁,皇帝外出巡幸則保衛行營。“駐防”八旗兵,分別駐紮在全國各地的軍事重鎮,負責保家衛國防止的重任外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