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頓計畫

謝頓計畫

心理史學是這個三部曲的中心科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最有趣的是,「基地系列」的故事是從謝頓死後五十年講起(),也就是說真正的主角竟然是個死人──這正是科幻小說的趣味所在,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

簡介

現有人們已知的物理定律禁止跨時間的穿越。

謝頓計畫 謝頓計畫

現有人們理解的邏輯原則無法破解時空悖論。平行世界的理論僅僅仍然是一個只有小說家和影視商才真正重視的理論。

所以現實只有一個,這是目前為止以人類所有知識得出的斬釘截鐵的結論,然而……這絲毫不妨礙我們嚴肅的、或者不嚴肅的進行架空歷史的YY。

假設,雖然只是毫無根據的假設,中國竟比歐洲更早的進入工業時代,那么這個世界應該是個什麼樣子呢?而它之實現,又需要付出如何的代價,額外的加給什麼條件呢?

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也許,也許這個架空中的世界正浮在另一個四維度之中……偉大的先知聖.阿西莫夫啊,讚美您,未來之人類必將走上以心理史學為根本指導的光輝道路。

概述

心理史學是這個三部曲的中心科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最有趣的是,「基地系列」的故事是從謝頓死後五十年講起(<百科全書編者>),也就是說真正的主角竟然是個死人──這正是科幻小說的趣味所在,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不過在出書的時候,為了交代前因後果,阿西莫夫又補寫了一篇<心理史學家>,讓八十高齡的謝頓現身說法。而在生命中最後五年,阿西莫夫再度眷顧這個傳奇角色,用兩本「前傳」詳盡刻劃謝頓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學與基地的創建過程。

耐人尋味的是,阿西莫夫晚年似乎愈來愈認同這個筆下人物,而他也的確與謝頓一樣,對人類文明有著高瞻遠矚、悲天憫人的關懷。「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正是大師胸懷的最佳寫照。

博學多聞、博覽群書的阿西莫夫從不閉門造車,筆下的科學幻想多少都有所本。例如「心理史學」便是「氣體運動論」、「民眾心理學」、「歷史決定論」與「群體動力論」的綜合體;而刺激基地不斷成長茁壯的「謝頓危機」,則取材自歷史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e, 1889-1975)首創的「挑戰與回響」理論。

由於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過於複雜,人類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個人行為絕對不可能預測。然而當眾多個體集合成群時,卻又會顯現出某些規律,正如同在巨觀尺度下,氣體必定遵循統計方法所導出的定律。阿西莫夫將這些事實推而廣之,借著筆下不世出的天才謝頓,讓心理史學發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為一門探索未來世界巨觀動向的深奧科學。

透過心理史學的靈視,謝頓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國勢如日中天的銀河帝國正一步步走向滅亡,整個銀河將要經歷三萬年蠻荒、悲慘的無政府狀態,另一個大一統的「第二帝國」才會出現。

倘若上述發展絲毫無法改變,既然一切皆已注定,也就沒什麼戲劇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謝頓進一步發現:雖然阻止帝國崩潰為時已晚,若想縮短這段漫長的過渡期,在當時卻尚有可為。於是謝頓開始了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努力,試圖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縮減為一千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窮後半生的精力,設立了兩個科學據點:第一基地(簡稱「基地」,由自然科學家組成)與第二基地(隱身在銀河舞台幕後,由心靈科學家與心理史學家組成)。

兩個基地的位置經過特別計算,分別設在「銀河中兩個遙相對峙的端點」(光是這句語帶玄機的話,便衍生出《第二基地》這本書)。此後一千年間,許多預設的歷史事件將一環扣一環發生,以促使一個更強大、更穩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國早日實現。

基地三部曲的主線,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個接一個的周期性危機,激發出無窮無盡的潛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實現為期千年的謝頓計畫。謝頓本人則雖死猶生,仍然藉由類似錦囊妙計的全像錄像,不時指導著未來數十世代的子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