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2年畢業於北方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1984年獲東北大學自控系自動控制技術與裝置學科碩士學位,師從高魁明教授。
1982年到1990年間,謝植一直進行基礎性的理論研究。1989年他與老師聯合出版了《紅外輻射測溫理論與技術》一書,書中系統總結了對黑體空腔理論的研究成果。
1990年,謝植榮獲了第二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使一直默默從事科研工作的他,成為東北大學的知名人物。1990年至1999年間,謝植已經著手進行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技術產品的研究。
1991年,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資助(69107001),進一步深入研究黑體空腔理論。
1993年作為客座研究員前往德國聯邦技術物理研究院(PTB)溫度測量研究室,從事“高精度雙熱管黑體輻射源”的研究。
1993底到1994底,他獲得英國皇家學會The Royal Fellowship,在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溫度研究室從事“雷射輻射測溫技術”博士後研究;兩年的時間使他了解了國際同行在測溫方面研究的基本情況,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
1995年從國外回來,謝植立即投入到自己的科研實踐之中。由於當時學校的科研經費緊張,企業對科研的重視不夠,沒有企業願意花錢做大家都認為不太可能的事情。謝植的科研工作在幾乎沒有任何經費和人員支持的情況下悄悄開始。
1998年申報教授,由於6年來一直埋頭於科研工作,他沒有時間寫一篇學術論文。鑒於他紮根基層,立足實踐,長年堅持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信息學院和學校本著務實的學風,仍然晉升他為教授。
2000年,他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發明了黑體空腔鋼水連續測溫模式,研製出具有實際套用價值的測溫技術,並於2001年獲得首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註:全國每屆僅二項)。
從2000年開始,他在已經取得的成績的基礎上,著手進行推廣套用方面的探索與不斷的改進直到今天,立志於用新的思想進行產品研究,創造出新的煉鋼測溫模式。
2005年1月25日,鋼水連續測量方法和測溫管獲得美國發明專利證書,邁出了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而後又獲得了俄羅斯發明專利證書。與此同時,日本、韓國等也接受了謝植教授的專利申請
2006年1月9日,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謝植教授等人的科研成果“黑體空腔鋼水連續測溫方法與感測器”,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謝植教授作為獲獎代表登台領獎,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主要貢獻
多年來,謝教授一直從事生產過程參數檢測與控制系統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於黑體空腔方面的理論研究,建立了黑體空腔式鋼水連續測溫模式,研發了黑體空腔鋼水連續測溫系統。他在黑體空腔理論方面的學術水平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對黑體空腔理論的完善和發展做出了貢獻。研究成果被鑑定為國際領先水平,獲得中國發明專利、美國發明專利及俄羅斯專利,其產品已在全國幾十家鋼鐵公司套用,從而用低成本解決了我國冶金生產亟待解決的鋼水連續測溫的難題,改變了鋼鐵生產一直用偶頭間斷測鋼水溫度的局面,推動了鋼鐵行業的技術進步,並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他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完成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省部級計畫項目、國家科技部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等十餘項以及數十項企業合作項目和推廣套用項目。先後獲得第二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首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冶金科學技術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人物評價
謝植教授埋頭在實驗室里做實驗,一做就是二十年,這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早年辛苦的生活條件,都沒能動搖他獻身科研的信念。更為艱難的,是幾十年如一日艱苦的工作環境,那種滋味,是常人難以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