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是由五代時期詩人李煜寫的一首詞。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創作年代】五代

【作者姓名】李煜 

【文學體裁】

作品原文

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①冉冉秋光留不住②,滿階紅葉暮③。又是過重陽④,台榭登臨處⑤,茱萸香墜⑥。紫菊氣,飄庭戶⑦,晚煙籠細雨⑧。雍雍新雁咽寒聲⑨,愁恨年年長相似⑩。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詞據《歷代詩餘》註:“單調,五十一字,止李煜一首,不分前後段,存以備體。”劉繼增《南唐二主詞箋》中也說它:“既不分段,亦不類本調,而他調亦無有似此填者。”而依《詞律拾遺》則作“補調”,其注曰:“此詞不分前後迭,疑有脫誤。葉本(葉申薌《天籟軒詞譜》)於‘處’字分段。”依此說。

②冉(rǎn)冉:慢慢地、漸漸地,這裡形容時光漸漸地流逝。秋光:秋天的時光。

③紅葉:楓、槭等樹的葉子到秋天都變成了紅色,統稱紅葉。這裡指飄落的枯葉。

④重陽:節日名。古人以九為陽數,因此農曆九月初九稱為“重九”或“重陽”。魏晉以後,習俗為這一天登高游宴。

⑤台:高而上平的建築物,供觀察眺望用。榭(xiè):建築在高土台上的敞屋,多為游觀之所。台榭,台和榭,也泛指樓台等建築物。登臨處:指登高望遠的地方。

⑥茱(zhū)萸(yú):植物名,香味濃烈,可入藥。中國古代有在重陽節佩戴茱萸以去邪辟惡的風俗。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有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香墜:裝有香料的墜子。墜,一種從上下掛的裝飾品。

⑦紫菊氣飄庭戶:全句意思是,紫菊的香氣飄散在庭戶中。

⑧籠:籠罩。

⑨雝(yōng)雝:雝,同鈤,鳥的和鳴聲。咽寒聲:咽,嗚咽。寒聲,戰慄、悲涼的聲音。

⑩似:《詞律拾遺》、《歷代詩餘》中作“侶”。

作品賞析

這首詞從重陽習俗寫作者的秋愁。詞的上片和下片渾然一體,確實不好明確分開。詞的開頭二句先寫“秋光留不住”,首先就為全詞定下了悲愁嘆惋的基調。作者在詞里的景物描寫很充分,從“紅葉”滿階到“重陽”登高,既有“茱萸香墜”,也有“紫菊氣飄”,時看“晚煙籠細雨”,時聞“新雁咽寒聲”。這些景物描寫,雖然也有些許歡樂熱鬧的,如重陽登高,佩茱萸以驅邪等,但更多的卻是“紅葉”、“晚煙”、“細雨”、“新雁”等引人悵恨的淒冷景象,再加上作者有意點染的“暮”、“咽”等情狀,一幅晚秋的悲涼氣氛便籠罩了全篇,也十分自然地引出“愁恨年年長相似”的哀嘆和感慨。

“愁恨”是悲秋的內容,但是在這首詞里,它的表現更為自然婉致。李煜詞多有以情見景的寫法,但這首詞他用的卻是以景見情的方式。整首詞大部分都是在寫景,都是在營造氛圍,只是到了最後才點明主旨。這種寫法鋪墊充分、自然流暢,如大浪遠來,初見微瀾,至岸方崩石裂雲,有石破天驚之感,這種筆法在寫景抒情時當為借鑑。但是在這首詞中,李煜仍不免有以情見景之嫌,所以整詞情調不明快,悲愁感傷的氣氛稍濃。

作者簡介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徐州人。961年(宋建隆二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後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於江南一隅。974年(宋開寶七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李煜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宋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978年(太平興國三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後主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國亡後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後期詞作,淒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於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後的了。李煜有集,失傳。存詞四十四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