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德南

宣統三年(1911)畢業於福建優級師範,旋任安溪縣立高等國小教職。 民國元年(1912)任泉州公立中學教職。 11年出任安溪縣長,次年任泉州市政局長,14年夏辭去本兼各職。

謝德南,又名德,安溪縣長泰里圓潭鄉(今參內鄉員潭村)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生。宣統三年(1911)畢業於福建優級師範,旋任安溪縣立高等國小教職。武昌起義後,德南赴廈門聯合有志之士共組北伐隊。嗣以南北議和,清帝退位,乃止。民國元年(1912)任泉州公立中學教職。五年與陳昌侯謝濟川等創設私立泉州中學。11年出任安溪縣長,次年任泉州市政局長,14年夏辭去本兼各職。同年秋與宋淵源、呂渭生等另創中山中學於廈門鼓浪嶼,次年遷至福州,稱三民中學。15年任國民革命軍東路總指揮部參議。翌年出任興泉永禁菸處長。17年轉任上海僑聯會常務理事。22年“閩變”發生,德南奉命往廈聯絡“討賊”。26年4月赴菲組織中國航空建設協會直屬菲律賓支會,推動旅菲僑胞捐機救國。二十七年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國際問題研究所工作,往來於滬廈港澳間,負責敵後工作。抗戰勝利後曾獲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一枚。
德南於1949年往台,任台“內政部”一等秘書,國民黨台灣省黨部委員,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等職。1960年退休。1973年5月病逝於台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