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乾


謝國乾(1936-2012)海南大學農學院任教,擔任植物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導師(客座副教授).。他研究出氣候異常條件下,芒果促花控梢、保花保果的一套新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他提出的一系列關於發展芒果的科學建議,為海南建成我國最大芒果生產基地提供了科技保證,為我國芒果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 獻 。

人物生平

謝國乾,男,瑤族, 1936年11月出生,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1956年梅縣區南口中學高中畢業,同年在廣州水電勘測設計院工作。1957年8月考入華南農學院(現華南農業大學)本科林業專業,1961年畢業分配到海南島東方縣林業局工作。堅持結合林業實踐開展科學研究,先後以瓊西沿海地區木麻黃造林技術、瓊西乾熱地區乾旱氣候、瓊西乾熱地區引種抗旱樹種、瓊西南發展林業為重點課題開展研究,歷時22年發表科學論文30多篇,為東方縣發展林業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深入生產第一線,指導、推廣和普及林業科學技術,有力地促進了當地林業生產的發展。1981年晉升為營林工程師,廣東省新聞出版社《科技群英》欄目報導了他的先進事跡。先後擔任了東方縣科協副主席、東方縣政協常委、東方縣林科所副所長等職。
1983年6月調入海南大學農學院任教,1986年6月加入民革組織。任教以來,長期堅持教學結合生產實踐開展科學研究,以熱帶經濟植物資源開發作為主攻方向,

個人成就

大力發展海南熱帶高效農業經濟。1994年6月撰寫的《發揮瓊西南部優勢,積極發展芒果生產》論文,曾獲得中國科協第二屆優秀建議二等獎。1997年1月提出的《進一步發展海南芒果生產的建議》,榮獲海南省二屆政協優秀提案獎。參與編寫出版《三亞市熱帶農業發展規劃》一書。《三亞市熱帶經濟作物發展規劃》由他主筆,該書榮獲1997年三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先後撰寫出版《海南熱帶植物資源開發研究》(獨著)、《海南島樹木資源》(合著)、《三亞市1996-2010年熱帶經濟作物發展規劃》(獨著)等專著三部。編寫《森林生態學》、《植物學》等教學參考資料五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科學論文88篇(含國家級刊物6篇、省級獲獎優秀論文16篇),其中《進一步發展海南芒果生產》、《建設海南全國最大芒果生產基地的可行性》、《海南島棕櫚科植物研究》、《大力發展瓊西南部熱帶果樹生產》等四篇論文在國際學術大會上宣讀並載入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參與撰寫的《冬種黑皮冬瓜高產栽培關鍵技術》一文,1999年被入選《世界華人重大學術成果公報》,並榮獲由國際經濟評價(香港)中心、世界華人重大學術成果評審委員會頒發的“世界華人重大學術成果”證書。他在熱帶經濟植物資源開發研究上獨樹一幟,成果纍纍,尤其在芒果開發研究上效益顯著。他研究出氣候異常條件下,芒果促花控梢、保花保果的一套新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他提出的一系列關於發展芒果的科學建議,為海南建成我國最大芒果生產基地提供了科技保證,為我國芒果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主要論著

1.謝國乾海南東北部地區發展芒果問題初探。 海南大學報(自然科學板)1993年02期 2謝國乾 海南芒果業現狀、存在問題與對策 。 海南大學報 2000年03期 3謝國乾芒果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 熱帶林業1998年02期 4謝國乾 海南熱帶植物資源開發與研究 (書籍)

社會評價

謝國乾先後擔任海南省政協二屆委員,海南省生物學會常務理事、技術開發委員會主任,海南省地質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海南地質地理》雜誌副主編,《海南林業科技》雜誌編委,海南省(老)科協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海南省立法評審委員會委員等職。1995年評為海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