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佑

謝佑

謝佑(?-1087年),原居白水村(今三元區中村鄉),後遷居歷西(今梅列區列西)。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謝佑功成羽化。鄉民們感激謝佑護國佑民有功,自發建祠奉祀;並且請求丞相李綱上表朝廷,為謝佑請功。於是,朝廷敕封謝佑為“廣惠將軍顯烈尊王”。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賜“正順廟”額。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 七月,鄉民在沙溪河西岸建成“正順廟”,奉祀謝佑。鹹淳十年(1274年),丞相文天祥又奏請朝廷加封謝佑為“日月盈光大帝”,配祀慈惠夫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謝佑(?-1087年),原居白水村(今三元區中村鄉),後遷居歷西(今梅列區列西)。

北宋時期,在尾歷(今梅列區列西)有一個少年,用泥土塑兩尊泥人,供奉在案桌。一尊泥人是著名文學家、抗金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寫道的:“為張睢陽齒”的張巡。他崇拜這位唐開元年間的進士,為抗擊叛軍,率領濉陽(河南商丘)軍民,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情況下,守城抗敵,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另一尊泥人卻是他自己。他激勵自己要學張巡,為國為民,鞠躬盡瘁。

人物經歷

據《正順廟碑記》載,謝佑“少年游劍浦(今福建南平),謁南平第一狀元黃裳。謝佑拜黃裳為師。”黃裳,劍浦人,字冕仲、號紫玄翁。他小年時就常常表現出胸有大志,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郡城的譙門突然遭雷擊,黃裳寫詩道:“風雷昨夜破枯枝,借問天公有意無,莫是臥龍蹤跡困,放教頭角入亨衢。”元豐五年,黃裳參加科舉。他的對策文章為宋神宗看中欽點為狀元。謝佑師從黃裳,自然獲益匪淺;尤其是黃裳“喜讀道學玄秘之書,自號紫玄翁”,(《福建歷代文武狀元》)對謝佑影響很大。

元豐五年,謝佑隨黃裳守泉南(今泉州、南安)三年,為泉南地方的安定和經濟發展做了不少好事。元豐八年,謝佑因政績卓著,被遣遷建州(今建甌)任職。相傳,他在去建州上任途經水晶洄時,遇到到一位得道高人,留他居住三天,授傳給他金符玉冊。謝佑到建州後,又拜薩真人為師,修行學道。元祐二年(1087年),謝佑功成羽化。民間流傳著許多有關謝佑保境安民的故事:有一次,有一夥土匪要到尾歷搶劫。謝佑變成一位白髮蒼蒼的老頭攔住土匪的去路。匪徒粗暴地推開他。可是,他卻笑著對土匪說:“你們趕了許多路,也餓了,不如在我這兒吃過飯再上路。”土匪一聽說有酒有肉,可以飽食一餐,就答應了。當他們酒足飯飽後,才發覺中了毒,這伙罪大惡極的土匪就這樣斃了命。鄉民們感激謝佑護國佑民有功,自發建祠奉祀;並且請求丞相李綱上表朝廷,為謝佑請功。朝廷敕封謝佑為“廣惠將軍顯烈尊王”。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賜“正順廟”額。

後世紀念

紹定六年(1233年) 七月,三元、梅列鄉民在沙溪河西岸建成 “正順廟”。“正順廟”座北朝南,屬道教建築,布局有點象北方的四合院,為封閉式宮廟。建築結構為單檐歇山式,梁架按宋代通行的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式建築法。廟宇第一層東西兩間各立一匹木雕神馬。第二層中央供奉“遞符”神像,兩邊分別是“神荼”和“鬱壘”,西梢間神龕供“土地爺”,東梢間供的是“韓信將軍”。第三層東梢奉祀十二位夫人像,西梢是羅成祖神位,正中須彌座上敞轎高坐的就是“日月盈光大帝廣惠將軍顯烈尊王”,也就是謝佑將軍。鹹淳十年(1274年),丞相文天祥又奏請朝廷加封謝佑為“日月盈光大帝”,配祀慈惠夫人。

鄉民崇敬謝佑,把他當作地方的保護神供奉。自建廟以來,四方鄉民逢年過節必到廟裡焚香朝拜。每年還舉辦迎神活動。從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開始定每年農曆七月十五為迎神(謝佑)活動日(民國10年(1921年)改為每年農曆正月二十日)。這一天,全鄉繞境迎神,按戶焚香,大街小巷都張燈結彩。列西村民有一個沿襲至今的習俗,就是每逢端午節,初五前的龍舟下水,必須先到“正順廟”前,龍舟頭向宮廟,全體水手舉槳朝拜。等到農曆十三日龍舟抬上岸邊,也要到“正順廟”前四拜,以示對謝佑的尊敬。

“正順廟”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三明市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木結構建築的廟宇。1984年,“正順廟”的山門進行重建。新建的山門取名“鯉園”,因為列西狀似鯉魚,而廟址在魚嘴處,故名“鯉園”。“正順廟”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