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未門:猶太人的家教聖經

諾未門:猶太人的家教聖經

《諾未門:猶太人的家教聖經》是200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諾未門:猶太人的家教聖經》以一個教育專家的視角,通過一個個生動典型的故事和精闢獨到的點評,全面系統地揭示了造就猶太奇蹟的根源,告訴世人:猶太奇蹟並非什麼神秘莫測、不可超越的神話,而是建立在教育之上的。只要像猶太人那樣重視教育、抓好教育,我們的孩子完全可以像猶太人一樣優秀,我們也可以創造出比猶太奇蹟更輝煌的中華奇蹟。

編輯推薦

風靡全球的猶太創意式教育,全球五大教育體系之一。16個國家同步經營,3000多年廣泛流傳,2005年登入中國。猶太親職教育第一書,猶太人的家教聖經。愛因斯坦、列寧、蕭邦、馬克思、比爾·蓋茨的父母皆受益於此書。本書以一個教育專家的視角,通過一個個生動典型的故事和精闢獨到的點評,全面系統地揭示了造就猶太奇蹟的根源,告訴世人:猶太奇蹟並非什麼神秘莫測、不可超越的神話,而是建立在教育之上的。只要像猶太人那樣重視教育、抓好教育,我們的孩子完全可以像猶太人一樣優秀,我們也可以創造出比猶太奇蹟更輝煌的中華奇蹟。

作者簡介

梁秋麗,女,教育社會學學者。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後在北京師範大學進修教育心理學。現任通州區第二中學教師,京廣傳媒教育研究部研究員(兼)。出版有《告訴孩子,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編譯,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9)、《媽媽講給媽媽的故事》(編著,軍事誼文出版社2005.1),在多家報刊發表過兒童心理及行為研究的文章。

目錄

第一章 猶太家庭教理念

第二章 諾未門的教育體系

第三章 猶太人的生活教育

第四章 猶太人的品德教育

第五章 猶太人的智慧教育

第六章 猶太人的性格教育

第七章 猶太人的自立教育

第八章 猶太人的財富教育

文摘

生存只能靠自己

猶太是人才輩出的民族,即使他們長期處於被奴役、受歧視、遭迫害、被迫流亡異鄉的生活之中,並且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大概從公元280年起,猶太人就被送到隔離區里生活,並且身上還要有一個黃色的標記以示區別,他們隨時都處於被歧視、受傷害和危險之中。這種做法在14-15世紀時遍布歐洲。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他強調了困境中造就人才的道理。正是因為長期惡劣的生活環境,讓猶太人認識到一個真理:要生存只能靠自己!

猶太人也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在猶太法典上有這么一段話:“孩子5歲時就是你的主人;10歲時是你的奴隸;到了15歲,父子平等,也就不再有孩子之說了。”在五旬節內,只要年滿13歲的人都要參加隆重的成丁儀式,從此他們就是真正的猶太人了,就要開始承擔宗教義務。因此,猶太人很重視孩子獨立性格的培養。

俗話說,一個人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聰明的猶太人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在孩子4~5歲的時候,猶太父母就讓孩子從茶几上跳到自己的懷裡,然後緊緊地抱住他,1次、2次……突然有一次他們沒有伸出那雙給孩子安全的手,“無情”地讓孩子摔在地上,對孩子說:“孩子,一定要記住,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依靠任何人,只有自己是你的最大的救星,一切只能靠你自己!”猶太人經常會用這種方法對孩子進行獨立性格教育。由於這種教育是由最值得信賴的父母親自傳授的,並且是用痛苦去感受的,因此猶太人的孩子從小就在心裡印下只能相信自己的格言。

或許在其他人眼裡這種做法非常無情,但在猶太人的親職教育中,他們認為這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他們說:“就這樣重複幾次以後,孩子就不敢再輕易相信別人了。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依賴,還有什麼人可以依賴呢?所以他們也不會再有依賴心理。”這種只相信自己的思想,是孩子獨立意識形成的基礎。從小在家庭中,他們便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和父母相處,即使父母是大富翁,他們也直呼其名。他們要想得到零用錢,就必須幫家裡幹活,“除草10美元,買牛奶1美元,洗衣服5美元,孩子無論年齡大小,一律同工同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