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城牆

”“至正末,王師取諸暨,是時縣為州,將軍胡大海重筑州城。 ”“成化以後,舊城久漸圮,民皆據為宮室,惟門存。 明嘉靖中,倭夷為患,知縣林富春至,乃議築城。

諸暨城牆,位於浙江省諸暨市城關解放路中段東側,瀕臨浦陽江
據南宋嘉泰《會稽志》:“縣城周二里四十八步,高一丈六尺,厚一丈。
開元中,令羅元開建東北門;天寶中,令郭密之建西南門。
天佑初,吳越武肅王嘗遣裨將王永修之,今廢。”萬曆《紹興府志》:“諸暨舊城不知築於何年。”“至正末,王師取諸暨,是時縣為州,將軍胡大海重筑州城。左浣江,右長山,圍九里三十步,為門者五:東迎恩,南迎薰,北朝京,西西施,而水門不名。”“成化以後,舊城久漸圮,民皆據為宮室,惟門存。
明嘉靖中,倭夷為患,知縣林富春至,乃議築城。”“城周四里,凡千三十丈有奇,高一丈八尺,雉堞六尺,共二丈四尺有奇。樓門四:東禹封玉帛,南句乘雲物,西蠡湖煙月,北槩浦桑麻,水門三。”
清順治、乾隆年間修葺。抗日戰爭期間,城牆大部拆除,僅剩東門至南門一段,殘長440米。今存中水門一段,長17.40米,寬3.80米,高約4米。條石錯縫疊砌,上築城堞。水門拱券,縱橫分節並列砌築。1990年重修。
為諸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