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國語·晉語七》:“五年,諸 戎 來請服。”《新唐書·吐蕃傳上》:“其地東與 松 、 茂 、 巂 接,南極 婆羅門 ,西取四鎮,北抵 突厥 ,幅圓餘萬里, 漢 魏 諸戎所無也。”
解釋
諸作“所有”解釋 ,主要指隴右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是羌族。
諸戎和夷越都是泛指,都並非特指某一民族。
諸戎,讀音zhū róng,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古代稱眾少數民族。
《國語·晉語七》:“五年,諸 戎 來請服。”《新唐書·吐蕃傳上》:“其地東與 松 、 茂 、 巂 接,南極 婆羅門 ,西取四鎮,北抵 突厥 ,幅圓餘萬里, 漢 魏 諸戎所無也。”
諸作“所有”解釋 ,主要指隴右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是羌族。
諸戎和夷越都是泛指,都並非特指某一民族。
西戎之一。分布於今甘肅天水市東。綿諸大約是西周末年由西東遷而進入甘肅,最後定居秦地天水的。《括地誌》記載:"綿諸城,秦州秦嶺縣北五十六里,漢綿諸道,屬天...
分布 與秦交往 秦滅綿諸戎(róng)姓,中國百家姓之一, 在山西省長治市豐宜鎮、山東省濟南、青島、山西省太原、內蒙古烏海,陝西西安,湖北省武漢、利川,北京 ,河北石家莊,重慶...
得姓始祖 姓氏源流 歷史名人 近現代名人 郡望堂號戎,róng,從十從戈。古代兵器的總稱。 從戈甲。金部曰。鎧者,甲也。甲亦兵之類。故從戈甲會意。 (1) 會意。從戈,從十。“戈”是兵器,“十”是鎧甲的...
字形信息 字形結構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戎人是對先秦時期西北方源自黃帝後裔各部落的統稱,後演變成西戎。秦漢以後,西戎成為古代漢族王朝對西方各少數民族的泛稱。 應劭《風俗通義》說:“戎者,凶也。...
簡介 名稱起源及演變 特點 新石器時代考古學證明 分類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平定“夷僚”置戎州。領郡一:六同郡。僰道縣(今宜賓市)為州、郡治。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罷戎州的六同郡、沈犀郡,仍置戎州。...
地名戎州 史料記載 詩名河北省石家莊正定正定縣諸福屯鎮戎家園國小
第戎(Dijon),法國東部城市,勃艮第大區(Région Bourgogne)首府和科多爾省(Côte d'Or,21省)省會,也是該大區人口數量最多...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歷史 政治 經濟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取名為“平戎萬全”,可見被視為得意之作,寄託全能應對邊患之意。這一陣法出台後,曾在軍隊與邊防中付諸實施。北...
詳情 作戰實例 原文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平定“夷僚”置戎州。領郡一:六同郡。僰道縣(今宜賓市)為州、郡治。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罷戎州的六同郡、沈犀郡,仍置戎州。...
地名戎州 史料記載 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