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ěnɡyì
解釋
諷議(諷議)
諷諫議論;婉轉地發表議論。《後漢書·張衡傳》:“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唐白居易《采詩官》詩:“不是章句無規刺,漸及朝廷絕諷議。”王闓運《陳景雍傳》:“知督撫不和,數數諷議,列縣羣傳其迂,誠不知時變。”
語出:《後漢書·張衡傳》:“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 唐 白居易 《采詩官》詩:“不是章句無規刺,漸及朝廷絶諷議。” 王闓運 《陳景雍傳》:“知督撫不和,數數諷議,列縣羣傳其迂,誠不知時變。”
fěnɡyì
諷議(諷議)
諷諫議論;婉轉地發表議論。《後漢書·張衡傳》:“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唐白居易《采詩官》詩:“不是章句無規刺,漸及朝廷絕諷議。”王闓運《陳景雍傳》:“知督撫不和,數數諷議,列縣羣傳其迂,誠不知時變。”
基本字義 指下級對上級以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行規勸
部首筆畫 詳細字義 常用詞組 字形結構 古籍解釋武術家,白鶴拳的傳世人。
范諷,字補之,齊州(今山東濟南)人。范正辭之子。以蔭補將作監主簿,獻《東封賦》,遷太常寺奉禮郎,又獻文,出知平陰縣。時黃河決口於王陵埽,水消退後,土地肥...
人物生平 “東州逸黨”的由來yín fěngㄧㄣˊ ㄈㄥˇ吟諷(吟諷)
語出:(1).念經。 明 李贄 《禮誦藥師告文》:“趁此一百二十日期會,諷經拜懺道場。” (2).誦讀經書。 清 龔自珍 《述思古子議》:“童子但宜諷經...
解釋語出:《詩·小雅·北山》:“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馬瑞辰 通釋:“風議,即放議也;放議,猶放言也……《釋文》音諷,失之。”...
簡介 相關條目示例:柳亞子《<二十世紀大舞台>發刊詞》:“雖然熱心之事,無所憑藉,而徒以高文典冊,諷詔世俗,則權不我操;而《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崇論閎議,終淹...
釋義《變法通議》是維新派領袖梁啓超在戊戌變法前夕撰寫的一組政論文章。《變法通議》在《時務報》上連載,使《時務報》在眾多報刊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影響最大的維新...
作者簡介 中心思想 著作目錄 著作自序 主要內容解釋講諷(講諷),講讀諷諫。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上:“ 邇英閣 ,講諷之所也。”《宋史·儒林傳一·邢昺》:“是冬, 昺 上表自陳夙侍講諷,遷右諫議大夫。” ...
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