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正名

論語正名

《論語正名》一書由北京華源書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策劃,九州出版社出版,詳細翻譯了《論語》原文,並且在此基礎上逐章加以闡釋,結合東西方哲學深入研究了《論語》中諸如仁、禮、中庸、義等概念的內涵,很好地詮釋了《論語》對於現代人的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

丁睿,80後作者。祖籍山東日照,生長於四川攀枝花。2009年北京大學化學系本科畢業,2011年香港城市大學經濟金融系碩士畢業。興趣面廣,在科技、經濟、文化等領域均有所涉獵。學識不敢說豐富,見解不敢說深刻,寫書著述不過是分享一點心得體會罷了,若能對人有所幫助,這就很好了。

內容簡介

《論語正名》詳細翻譯了《論語》原文,並且在此基礎上逐章加以闡釋,結合東西方哲學深入研究了《論語》中諸如仁、禮、中庸、義等概念的內涵,很好地詮釋了《論語》對於現代人的指導作用。

目錄

第一篇 《論語》札記 1

學而第一 3

為政第二 14

八佾第三 28

里仁第四 44

公冶長第五 56

雍也第六 73

述而第七 92

泰伯第八 117

子罕第九 132

鄉黨第十 153

先進第十一 162

顏淵第十二 181

子路第十三 198

憲問第十四 218

衛靈公第十五 244

季氏第十六 269

陽貨第十七 279

微子第十八 296

子張第十九 305

堯曰第二十 318

第二篇 孔子思想簡論 323

一、孔子的理想是什麼 326

二、孔子的道德學說 326

三、孔子的教育學說 338

四、孔子的政治學說 341

五、孔子的生死觀 347

六、總結 348

精彩片段

節選: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

有子說:“為人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卻喜歡冒犯上級的,這種人很少;不喜歡冒犯上級,卻喜歡作亂造反,這樣的人從來沒有過。君子專注於根本,根本確立了,道路也就產生了。孝弟就是仁的根本呀!”

【札記】

有子重視孝弟,視孝弟為仁之本。但如果孝弟真是仁的根本,孔子又何必在《論語》中反覆說仁百餘次呢?子貢曾問孔子:“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孔子指出第一等的士人“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而第二等的士人“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由此可見,孝弟雖然是一種美德,但是在孔子眼中,光達到這種境界還遠遠不夠。

《管子·戒》云:“孝弟者,仁之祖也。”我以為,相比於有子的“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句話更有道理。一個人能夠順利成長,這少不了父母兄長無私的愛。在這種愛的滋潤下,一個人內心中也會產生回報的心理,這種回報就是孝弟。如果再把對父母兄長的愛推廣到全社會,那就是仁愛了。所以說,仁起源於孝弟,但卻超越了孝弟。因此,稱孝弟為仁之本,這就不合適了。

此外,有子對於犯上是持否定態度的。但是當子路問孔子如何事奉國君之時,孔子卻回答說:“勿欺也,而犯之。”由此可見,在孔子眼中,堅持原則是更為重要的,必要時是可以冒犯上級的。所以和孔子那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相比,有子對於統治者具有一定的妥協性。這點不能不辨。

孝弟本是一種美德,但在之後的歷史中,孝弟卻成了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道德”。孝弟在儒學千年的統治中變成幼者對於長者無條件地服從,董仲舒的“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則為不孝”就是這種迂腐思想的代表。這種思想使得幼者不得不服從並服務於長者的思想和意志,這就限制了幼者自身的創新和發展,禁錮了新思想新技術的出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