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現代詩歌

論現代詩歌

《論現代詩歌》是美國詩人史蒂文斯的一首詩歌。運用通感和各種意象指明詩歌可遇而不可求的特性。

簡介

《論現代詩歌》為一首詩歌,作者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雷丁市,如今被公認為二十世紀主要的美國詩人之一,但史蒂文斯直到他臨死的前一年才得以出版他的《詩集》,此後他才得到了廣泛的承認。他的主要作品有:《秩序觀念》 (1935)、《拿藍色吉它的人》 (1937)、《超小說筆記》 (1942)、論詩歌文論集《必要的天使》。
華萊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879-1955)是美國繼艾略特(T.S.Eliot)之後的又一重要現代派詩人。隨著評論家對現代詩歌研究的不斷深入,其名聲與日俱增,常被人們譽為“詩人的詩人”或“哲學家詩人”。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史蒂文斯的詩作一反流行的悲涼情調,表現出一種少有的樂觀主義。他受到中國禪宗思想的影響,以一種空無的心性樂觀地看待整個世界,從而能夠接受現實中的“惡”,並在惡之美學審美觀下進行詩歌創作,通過想像賦予混亂的世界以秩序。
1955年,華萊士-史蒂文斯在美國康乃狄克州首府哈特福德市去世。

詩文

這詩寫思想在行動中尋找
令人滿足的東西。卻並不總需要
去尋找;布景已搭好,它重複
腳本中已有的東西。
然後劇院變成
別的什麼。它的過去是一種回憶
它必須活著,學習當地的語言。
它必須面對這時代的男人,會見
這時代的女人。它必須思考戰爭,
尋找令人滿意的東西。它必須重新
搭一個舞台。它必須站在台上
像位永不滿足的演員,慢慢地,
沉思地,誦出台詞,在耳朵中
在思想敏銳的耳朵中,準確地
重複它想聽見的東西,一群無形的
觀眾,正在傾聽這聲音,
不是在聽劇,而是聽自己
在兩個人的情感中得以表現,
兩種情感結合為一體。演員
是黑暗中的玄學家,撥動
樂器,撥動一根金屬琴弦,
發出的聲音突然穿透正確,整個
包容了思想,既不低于思想,
也沒超越思想的欲望。
它必須
成為令人滿意的東西,可以是
滑凍的男人,跳舞的女人
或梳頭的女人,思想的行動的詩。

閱讀

以詩歌的形式去論當代詩歌,當然不會以邏輯推理去表達,那么作者會以哪些形象的東西去“論”呢?詩歌首先提出了“行動”,而且同時指明詩歌可遇而不可求的特性。它是一場戲嗎?那么這一場戲又是怎樣的呢?“布景”、“腳本”、“劇院”等當然是戲之必需,而“回憶”、“語言”、“男人”、“女人”、“戰爭”、“沉思”、“台詞”等則是戲之內容的重要因素,還有觀眾,作者在這裡特意用了一個“聽”,聽自己,聽情感,甚至聽黑暗中的哲學,黑暗中的思想,黑暗中的欲望,這本身就是一種通感,詩巧妙地將現實與詩意結合了起來,暗示了詩歌幻中之真的特色。最後,作者還饒有興味地探討了詩是什麼,眾所周知,這個人類的斯芬克思之謎,卻比之於真正的斯芬克思之謎還要更讓人著迷,更讓人難以解答。其實,我們在這裡可以明顯地讀到,這是不需要答案的,沒有答案,也是一種答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