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吊的緣起
調吊,又稱“男吊”、“七十二吊”。它是一項運用肢體語言進行表演的空間懸垂運動。作為個人鍛鍊身體的方法和民間雜耍,它已有悠久的歷史。《唐傳奇》以及宋代的《太平廣記》,清代的《聊齋志異》,均有對歷史上相關的空中雜技的精彩描寫,說明從唐代以來我國就有技藝高超的空中雜技表演。
紹興第一個有名的調吊藝人,是清末紹興城裡倉橋頭以搖船為業的金阿祥。出於強身健體的目的,覺得“三上吊”、“槓上單吊”這種雜耍是一種很好的強身健體的運動方法,對划船作業很有幫助。於是,他就利用空閒的時候,在樹枝上吊上繩子,獨自在繩索上做一些簡單的搖擺動作來進行強身鍛練。通過不斷的摸索實踐,逐漸創造出了“十八吊”至“四十九吊”的複雜動作。然後去迎神賽會和廟會中耍弄這套本領,吸引了許多觀眾。後來目連戲班為了招徠更多的觀眾,紛紛邀請他去表演。從此,這門技藝被目連戲所借用,成為20世紀20年代紹班、“平安大戲”舞台上的主角。
20世紀初期,金阿祥將這門技藝傳授給了他的二個兒子金新發、金新友。金新友又在繼承這門絕技的基礎上,把動作發展到七十二吊,成為金氏調吊技術的創新者和集大成者。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聲名鵲起,譽滿全浙,經常受聘於眾多的紹興大班的民間班社表演調吊。
20世紀30年代,金新友又將這門技藝傳授給了他的二個兒子金壽康和金壽昌。經過前輩幾代人的提煉加工,兄弟倆對調吊技藝又作了大膽的創新和更大的發展,不但動作發展到一百零八吊,而且難度更大,更驚險、刺激。其藝術性和觀賞性也更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調吊作為民族形式體育項目出現於運動場。金壽康與弟金壽昌多次在紹興縣、寧波地區、浙江省、華東地區體育運動會上表演調吊,獲得諸多殊榮。尤其是1953年9月,參加華東區第一屆人民體育運動大會,獲得表演優勝獎章。同年11月,作為華東地區代表,參加了在天津召開的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獲得金質獎章和時任國家體委主任賀龍的親筆嘉獎信。 並刊登於《人民日報》、《解放日報》、《人民畫報》。1961年,為紀念魯迅先生誕生80周年,金壽康等又在杭州東坡劇院演出,周恩來總理觀看演出並接見全體演員。
20世紀60年代後期,金壽昌培養了他的兒子金光俠和女兒金月珍練習調吊技藝,使調吊這門技藝薪火相傳。
調吊,2007年5月入選首批紹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6月入選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金壽昌和其次子金光俠分別被授予調吊這個項目唯一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和浙江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因為調吊是人在懸空中表演的一項吊技,所以金家的調吊傳人金新發,取藝名為“滿天飛”,金新友為“飛飛飛”,金壽康為“筱飛飛”,金壽昌則為“筱燕飛”。
調吊的流播與它被目連戲的借用有很大的關係。歷史上,紹興周邊的上虞、嵊州、新昌以及浙江紹劇團的部分演員也曾出演過“男吊”。
時至今日,因調吊演出的主要載體——廟會民俗活動形式和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目連戲的演出也基本絕跡。因此,調吊的演出日益減少,技藝傳承也自然式微。
主要價值
學術文化價值
調吊的文化價值,在於它的演藝化中,連線了古代的“驅儺”和“目連戲”傳統。
紹興第一個有名的“調吊”藝人金阿祥是調吊演藝化的重要開拓者。金阿祥練成調吊技藝後,開始參加迎神賽會和廟會中的表演,此時的表演屬於雜耍和雜技;後來客串專業劇團的“大戲”(目連戲)演出,超越了它單獨作為一種技藝的範疇,賦予了它新的特定的藝術生命和深遠的意義。尤其和“女吊”一起演出,在清末為少年時期的魯迅所見,並在先生晚年《女吊》一文中, 作了精采的紀錄,稱之“男吊”,使其更賦予了特殊的文化意義。
藝術欣賞價值
兩百多年來,世代藝人從生活中提煉加工出精彩的調吊動作,創造了許多如“童子拜月”、“金雞獨立”、“十字懸垂”、“老鷹打鏇”、“蜻蜓點水”、“餓狼撲虎、”“蜘蛛放絲”等高難度動作,不僅驚險、刺激,而且極具藝術性、欣賞性。其運用肢體語言、啞劇形式表演,通俗易懂,極具藝術感染力,不僅為國內百姓喜聞樂見,也有利於海外文化交流。調吊作為紹興目連戲中的經典內容,與《女吊》、《無常》一起成為最具紹興地域特色的演出內容,為其他地方目連戲所無。因此,歷來受到國內外戲劇研究者的關注和重視。
體育、健身價值
作為一個傳統體育項目,“調吊”要在一塊懸布上一個人完成一整套靜、動、鏇、轉、翻、吊等高難度的動作,對發展人體的力量、靈敏、柔軟、速度、耐力等各項身體素質,尤其是對航天員在失重狀態下前庭耐力和軍隊特種兵的訓練,都具有很高的都具有很高的價值。非專業表演者也可以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做些簡單的動作訓練,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因此,調吊對競技和民間體育項目,以及演藝界和軍隊訓練都有一定的借鑑和參考價值。
表演形式
調吊演出的設備很簡單,最主要的是一塊長約十丈的白布。根據不同的場合,有三種演繹形式:
1、作為目連戲中的“男吊”表演。因劇情需要,演員赤足赤膊,只穿一條牛犢短褲,臉飾;後場樂器主要有目連嗐頭、鑼、鼓、鈸;
2、作為一項民間體育表演,在運動場上表演。用四輛腳踏車排成四方形,每輛車上豎起一根竹竿,然後再用竹竿交叉連線,在交叉點上繫上吊布,在四輛腳踏車同時行駛之時,表演調吊技藝;
3,作為一項空中雜技,單獨在舞台上表演。表演時可配以與調吊動作相適配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音樂。
動作特徵
調吊動作按單條布和雙條布順序進行表演,從腳到頭,分四個部分,先吊下肢,後吊身軀,再吊上肢,最後吊頸部。
第一,純肢體動作的表演。調吊的表演,是純粹的肢體動作,演員從上台到下台,沒有一句台詞。第二,動作的生活化。調吊的很多動作是藝人通過觀察蟲、鳥、魚、獸等動物以及從日常生活中受到啟發而創造出來的。如 “童子拜觀音”、“青蛙劈水”、“孔雀開屏”等動作都十分生動形象。第三,表演的高難度。調吊的動作從腳到頭,分四個部分,先吊下肢,後吊身軀,再吊上肢,最後吊頸部。表演者時而竄到台頂,時而猛撲下來,時而鑽進布圈,時而鑽出,時而翻滾,時而飛鏇,吊出各種名目的動作。
調吊傳承人
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金壽昌
金氏家族,是全國僅有的“調吊”世家。自清代金家第一代有名的調吊藝人金阿祥始創“調吊”以來,迄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距魯迅先生巨筆記述“男吊”,已近八十年。調吊技藝傳至金壽康、金壽昌兄弟,已是第三代。
金壽昌(1933-),又名金長林,藝名“筱燕飛”,七歲起與兄長一起隨父習藝,13歲參加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與兄長金壽康一起,多次在縣、地、省體育運動會上表演調吊。客串過浙江紹劇團、易風紹劇團、新民紹劇團 、同興紹劇團等劇團的演出。年輕時臂力過人,頗受父親器重;父親金新友彌留之際,傳授了給他三個高、難、險的保留動作,名曰:“蜘蛛脫絲放,倒掛紫金鐘,上下滾絲轉” 。其後,金壽昌對“調吊”表演程式和技藝又有擴增,把“七十二吊”發展成“一百零八吊”。
在金壽昌的演藝和運動生涯中,還有一門技藝是“飛車走壁”。1960年,他創建了“赤岸飛車走壁團”,自任主要表演者。是當時全國僅有的六家“飛車團”之一,演藝精湛,譽滿江浙,聲名波及福建、江西等地,1963年因故解散。
金壽昌繼承父親庭訓,訓練子女練習調吊技藝,要求“動作規範,速度快,連貫優美”。是金氏調吊世家第三代至第四代的唯一傳薪人,為調吊絕技的傳承發揮了重要作用和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金壽昌原以經營腳踏車行為業,公私合營時,他的車行被組合進了“柯橋鐵業社”,1982年退休於紹興汽配總廠。2002年初,金壽昌在七十壽誕前夕,經過充分準備,毅然躍上吊布,錄製了視頻資料,為“調吊”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視頻資料。2011年2月,金壽昌先生已年近八旬,依然在吊布上做出 “前叉架”、“雙線一字”、“蜻蜓點水”等各種調吊的動作程式。依然靈敏的身體,敏捷的動作,足見他年輕時功底的深厚。金壽昌不僅是一位調吊技藝的繼承人與傳薪人,而且還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2014年6月,他與夫人在紹興市會稽山龍華寺,傾其所有,慨然出資捐建高40餘米的六角七層佛塔一座,了卻了他平生的宿願。慈悲之心,讓人敬畏。2009年6月,金壽昌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調吊代表性傳承人。
浙江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金光俠
在金氏調吊世家有記載的傳承譜系中,金光俠是第四代傳承人的代表。
金光俠(1962-),六歲時在父親金壽昌的訓導下,開始每天早、晚二次的下腰、倒立、支撐等基本功練習,10餘歲時已熟練掌握了獨輪車、木磚頂、翻跟斗等藝技,隨後開始在自家掛在屋樑上的吊布上,進行調吊動作的練習。經過10年的磨練, 15歲時他已全面掌握了調吊的核心技藝。而後的幾十年里,憑著他良好的體能和悟性,對調吊的動作又不斷發展和創新,使調吊動作更趨驚險,也更富美感。作為“調吊世家”的第四代傳承人,從接受調吊技藝訓練以來,從未間斷過練習,並對該技藝有很深的體會。多年來,他還對調吊的歷史淵源和傳承譜系等各類資料進行認真的整理,積累了大量的史料。2008年,調吊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金光俠提供了翔實的文字和音像資料,為申報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傳承、傳播調吊技藝,2011年4月,金光俠發起創立了“紹興市金壽昌調吊傳習所”,同年,經紹興市文廣局推薦,該所被國家文化部確認為調吊保護責任單位。
2008年1月,被浙江省文化廳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調吊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