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評估:理論與實踐

《課堂評估:理論與實踐》,作者:(美)阿來薩Peter W.Airasian 著,徐士強 ,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於2008年出版,根據課堂內發生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活動,對其進行價值高低的由優至劣或至優的順序排列。國外的這種評估工作逐漸科學化,可以使客觀的評價促進和改善教學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本書共分12章:第一章,課堂即評估場所;第二章,了解學生:起點評估;第三章,課程計畫:目標、標準及其調整;第四章,教學過程中的評估;第五章,官方評估:開發考試和評估工作;第六章,紙筆測試題;第七章,紙筆考試的管理、評份和改進;第八章,行為評估;第九章,行為評估的實施;第十章,評定學生成績的等級;第十一章,標準化成績測驗;第十二章,教師自我評估。

目錄

作別“罐裝” 

走近真實(代總序)

第一章 課堂即評估場所

一、評估的目的

二、概念界定:評估、考試、測量和評價

三、收集評估信息的方法

四、標準化評估和非標準化評估

五、個人評估和小組評估

六、優秀評估的特徵:效度和信度

七、評估的論理問題和職責

本章摘要 討論題 思考題 活動 複習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了解學生:起點評估

一、收集起點信息

二、描述學生

三、起點評估的特徵

四、起點評估的信度和效度

五、起點評估對學生的影響

六、起點評估的改進

本章摘要 討論題 思考題 活動 複習題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課程計畫:目標、標準及其調整

一、教育、課程與教學

二、教學過程

三、目標的特徵

四、陳述認知目標:布盧姆的目標分類原理

五、目標的另一個緯度:三種類型的知識

六、目標的其他來源

七、改進計畫的評估

八、根據學生調整計畫

本章摘要 討論題 思考題 活動 複習題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教學過程中的評估

第五章 官方評估:開發考試和評估工作

第六章 紙筆測試題

第七章 紙筆考試的管理、評份和改進

第八章 行為評估

第九章 行為評估的實施

十章 評定學生成績的等級

第十一章 標準化成績測驗

第十二章 教師自我評估

附錄A 教師評估學生的能力標準

附錄B 課堂評估分數的統計術語表主題索引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