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葬送了華爾街

誰葬送了華爾街

《誰葬送了華爾街》這本書試圖從金融工具,監管制度、國際經濟秩序、市場理念等多個層次,分析整個危機的技術、體制,思想性根源,並對危機的影響和未來走向進行評估、該書還專門描述了中資機構在危機中的表現,以及在大變革時代中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誰葬送了華爾》以市場震盪和政府應對為兩條主線,系統梳理了21世紀首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發展脈絡,通過對貝爾斯登、雷曼、富通等標誌性事件的詳細解讀,以及對歐洲央行行長、英國金融管理局局長、高盛高層、中投高層等金融界高端人士的訪談,生動還原了相關事件的真相。

編輯推薦

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為深重的金融危機,策源於何處,走向何方?中國能否安然渡過,甚或化危為機?《財經》為您提供中文世界裡最為前沿的報導,最具歷史感的分析。

目錄

總序

序曲變革時代的來臨

第一篇魔鬼出瓶

兩隻對沖基金的倒掉

蝴蝶扇翅,全球共振

美國房地產“急轉彎”

第二篇星星之火,燎原之勢

華爾街再洗牌

全世界央行,聯合起來!

告別60年來的繁榮

特里謝的警告

貝蘭克梵:次貸危機誰之過?

超級基金必敗

第三篇華爾街的第一滴血

貝爾斯登,喪鐘為誰而鳴?

美聯儲的工具箱

中信和貝爾斯登:從婚禮到葬禮

第四篇大危機前夜

假如“兩房”倒了

“火箭筒”出手

“兩房”教訓

“次級”金融體系及其病灶

第五篇華爾街生死簿

自球者美林

雷曼命運倒計時

審判日

第六篇兇手與替罪羊

誰擊沉了“無敵艦隊”?

普林斯:新危機有什麼不同

約翰・桑頓:華爾街不會消失

會計準則修改8“刻度”

第七篇保爾森屈膝

激辯“保爾森計畫”

為什麼保爾森錯了

為什麼保爾森(可能)是對的

B計畫難救美國

第八篇危機全球化,營救全球化

金融海嘯橫掃歐洲

富通解體

世紀大救贖

G20峰會:迎接新世界

索羅斯:我們需要國際“資金池”

霍華德・戴維斯:政府能做什麼?

第九篇中國鏡像

中投:來自華爾街的誘惑

貨幣市場基金驚魂

危機之痛波及中國

雷曼“迷你債”大風波

尾聲

後泡沫世界的陷阱

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危機

附錄全球金融危機大事記

名詞解釋

跋與民間力量一起成長

……

文摘

第一篇魔鬼出瓶

兩隻對沖基金的倒掉

創新,再創新

要認識HGF和HGELF,需要從次級抵押貸款(Sub-primeLoan)說起。

次級抵押貸款是一種高風險的房屋貸款。它的風險在於借款人只支付很少的首期金額,借款人的收入和資產狀況還有可能不足以支付所有的貸款,也就是出現拖欠。那么,為何銀行還願意做這樣的貸款?如果銀行必須持有這些貸款並承擔拖欠風險,那當然不會出現如此多的次級貸款。但是,美國的資本市場允許銀行將次級貸款和其他質量較好的貸款一起打包,然後賣掉。

華爾街的投資銀行要么自己把這些貸款池買下來,要么充當經紀人為其他金融機構購買做安排。而最初的借款銀行就此擺脫這些貸款,並拿到現金去做更多的貸款。因為可以把次級貸款賣掉,這些銀行日益忽視貸款的質量,許多貸款者根本就沒有能力支付他們取得的貸款。

投資銀行隨後又創造了將這些房屋貸款集合證券化的方式,即所謂的特殊目的機構(SpecialPurposeVehicle,SPV)。作為華爾街的創新榜樣,特殊目的機構被分割成被稱為“Tranche。的不同類別,新的債權證券,也就是債務抵押債券,被創造出來。

每一個類別都有不同級別的風險和收益,並由標準普爾、穆迪或惠譽給予不同的評級。高級類別的資產質量最高,也能最優先獲得償付。接下來是初級或者中級類別,最後才是股權類別。保守的投資者,包括對沖基金、商業銀行和養老金計畫可以購買質量評級為AAA或者AA的債務抵押債券,而投機者,或者發行證券的投資銀行,則可以持有那些風險性最高的股權類別,這些類別有時被稱為。有毒廢料。

事實證明,評級機構並沒有恪盡職守。它們完全依賴貸款拖欠的歷史模型,而不考慮過熱的房地產市場和持續下降的貸款質量。所以一旦房地產價格開始回落,貸款轉壞的幅度遠遠超過它們的預期。

2003年10月,HGF成立。它被貝爾斯登描述成一隻主要投資於低風險、高評級證券――比如被標準普爾評級為AAA或從的債務抵押債券一一的基金,推薦給投資者。這隻基金通過使用槓桿工具來提高回報率。而槓桿意味著基金本身要借錢來投資更多的債務抵押債券。更高的槓桿帶來更高的回報,但不幸的是,也帶來更高的風險。

貝爾斯登告訴投資者他們預期的收益率在10%~12%之間,而風險很低。這個收益率比普遍的銀行利率、LIBOR和貨幣市場利率都高,許多投資者都把錢投給了這隻基金。最後,HGF募集的資金大約為15億美元。

“天”開始黑了

頭兩年HGF幹得不錯,但隨後美國房市開始掉頭

……

媒體推薦

《財經》始終秉承“獨立、獨家、獨到”的編輯理念,以新聞的權威性、公正性、專業性的視角,以歷史的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的身份,持續關注、報導影響中國及世界發展進程的重大事件和焦點人物,成為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財經新聞媒體……《財經》雜誌叢書的意義和價值不僅在於它對熱點問題的犀利剖析促進了進化中國市場環境的努力,而且對於提升中國傳媒界的職業探索和專業素養也是極具重要意義的。

――吳敬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財經》沒有仇不可能提供解決中國問題的完美處方十七努力做的,不過是在每一重大事件中運用獨立判斷能力,忠實記錄時代和歷史,而且一以貫之,我認為,這是《財經》與中國社會在它們共同的演化中求解中國問題的可靠途徑。

――汪丁丁 北京大學教授,《財經》學術顧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