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詩三百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注釋

達:通達。這裡是會運用的意思。

專對:獨立地談判交涉。

以:用。

不達:指行不通,辦不了

對;對答

譯文

1、孔子說:“把《詩》三百篇背得很熟,讓他處理政務,卻不會辦事;讓他當外交使節,不能獨立地辦交涉;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呢?”

2、書讀好的人,從政經驗不夠,就派他到外面多經歷人情世故。回來還不能深入,就不是從政的大才,書讀得再多也沒有用。(據南懷瑾)

朱注

[朱注]詩本人情,該物理,可以驗風俗之盛衰,見政治之得失。其言溫厚和平,長於風諭。故誦之者,必達於政而能言也。程子曰:“窮經將以致用也。世之誦詩者,果能從政而專對乎?然則其所學者,章句之末耳,此學者之大患也。”

錢解

《詩》有三百五篇,言三百,舉成數。《詩》實西周一代之歷史。其言治閨門之道者在《二南》。言農事富民之道在《豳風》。平天下,接諸侯,待群臣之道在《大小雅》。《頌》乃政成治定後始作。而得失治亂之情,則《變風》《變雅》悉之。故求通上下之情,制禮作樂以治國而安民者,其大綱要旨備於《詩》。誦此三百首,便當達於為政。

自語

儒學主張學以致用。《詩》在孔子看來,本身就是從政的必讀科目,或講,讀了《詩》,就應該通曉政治、外交。讀後不能活學活用,這人也就毫無用處了。

孔子講的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過於講究學術的實用價值,也影響了學術的發展,很多學科,特別是哲學,很難下一子融到政治、經濟、文化中去,其本身有本身的發展之道,需要特定的良好的環境來成長。以現在的觀點看,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不可能讀書者都去從政;人和人不同,有的人悟性高,學了馬上就能用,有的人就適合作純學術研究,把所學用於社會生活不是他的特長。

唐朝以後的翰林院制度,到保護了一大批知識分子。現引用南懷瑾先生的一番話,了解一下翰林院制度:“……書呆子,從唐代以後,多半是打入翰林院。明清兩代,進士出身進翰林院的很多,進了翰林院,就是進入研究院去研究研究,有很高的名望,很高的待遇,可是難得外放作官。在過去有許多人一輩子都待在翰林院裡,如果經翰林院出身,而能再從事地方行政的,我們從清朝兩百多年的史實來看,多半成為雙料大員,縱不能成為國家了不起的能臣,至少也不太錯。看看清朝翰林院的制度,是非常妙的,僅僅書讀得好的人,就只好翰他一筆在此林中了。”

看孔子“學以致用”的教育思想,如同訓練士兵。他想把自己的學生,都變成鬥士,學了本領後都上前線打仗,如果不能打仗,就白學了。而現在的軍事學校,也不是只培養上前線打仗的人才的。所以以現在觀念看這種思想,可作八二開,八分可取,二分不可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