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論又稱認知學
認知學是面向未來的學問,她是對20世紀之前人類智慧的總結,是21世紀人類重新認知世界的標誌。
宗旨和特點
她的宗旨有三點:
1、打碎壁壘
2、簡練說話
3、面向未來
解釋
打碎壁壘:行業壁壘,領域壁壘,學科壁壘
簡練說話:改變繁瑣說話的舊習。
面向未來:回顧過去是為了理解今天,疏通過去和今天是為了更好的走向未來。
認知學有三大特點:
1、溝通古今東西
2、溝通知識和智慧
3、溝通科學與非科學
解釋
溝通古今東西:古人、今人,東方、西方語彙、邏輯、思維方式不一樣,需要溝通。
溝通知識與智慧:現代學問只講知識不講智慧,這是人類認知的大倒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必須向智慧回歸,否則人類將是自殘。
溝通科學與非科學:科學思維方式和方法現在占統治地位,但傳統的許多看起來非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技術仍然是人類認知的寶貴財富,不能無視歷史、無視先祖,需要溝通。
認知學屬於方法論,但不屬於哲學。 解釋:哲學離實施技術太遠,而方法論離實施技術很近,這是認知學與哲學的區別。
基本理念
三大基本理念:
1、關注點
2、傳承
3、工程理念
解釋
關注點:是指思維的聚焦點,佛學稱作“心念”。思維的聚焦點怎樣聚焦?放在哪裡?怎樣移動?這是人類認知的關鍵。關注點與心理、人格、學識、經歷相關,佛學的關注點放在“自心”上。佛、儒、道和種種哲學有關關注點的表述基本可分五大關係:
主客
心物
內外
人天
指月
其中指月最為關鍵。
能反觀自己的關注點,是古今聖賢的“集體潛意識”
傳承:傳承可以理解為“學習”和“教育”兩個概念的整合,但更為深刻。因為學習和教育是一個整體的活動過程,一旦分割觀察就會偏執。傳承作為傳統理解就是師父帶徒弟,然而師父曾經是徒弟,而徒弟將來也是師父。現代教育以課堂教育為軸心,忽略師徒傳承這是最大的誤區。
傳承理念是世界歷史的師徒們的集體潛意識。
工程理念:是工程學的濃縮,他分為邏輯層和技術層。邏輯層是指整體思路,技術層是指細節操作。這兩層在實戰中細分可以為四層:
理念
理論
方法
技術
前三項為邏輯層,後兩項為技術層,方法既有邏輯的性質,又有技術的性質。工程理念是工程專家的集體潛意識。
理論
認知論屬於方法論,它的理論基礎是中國古代智慧,可以用簡要的八個字來表述:
大細正奇,玄而求妙
解釋:
這些字都是出於《道德經》,大細二字出於《道德經》第63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於無難。”從現代漢語看,大與細的關係是整體與細部的關係。
正奇二字出於《道德經》57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從現代漢語看,正與奇的關係是規範與機變的關係。
大細是認知客體,正奇是行動方略,大細正奇四字把主客關係和行動方略概括無遺,顯示了古人的智慧和語言的精煉。
“玄而求妙”的玄妙二字是《道德經》第一章多次出現的,“故常無,欲以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妙出現兩次,玄出現三次。妙字有細節的內涵,“徼”字有整體的內涵,徼和妙與大和細相呼應,妙字還有關鍵細節的內涵。玄字在這裡不具有通常說的虛幻、深奧的含義,根據邏輯分析,玄字有“旋視”的含義,也就是多視角的看事情。所引用這段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玄而求妙”,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只有反覆的、多視角的看事情,才能找到關鍵的細節。引申的意思很明確,思考和處理問題要多學習、多調查,不要情緒化和依靠成見的“拍腦袋”。
方法
現代科學發現了許多實用的方法論,這些方法論和古代智慧是相通的,並提供了具體的技術工具和數學工具,現代方法技術和古代智慧的融合,也就實現了認知論的宗旨和特點。這些方法論主要有如下:
系統論
資訊理論
控制論
全息論
套用心理學
認知學本身又是一種方法,叫認知學方法。認知學方法簡稱“玄法”,玄法的內涵是,匯集人類的全部智慧,(古今,東西,知識與智慧)並破除門派之見,所以她具有跨領域、跨學科、跨行當的力量。
套用
認知學原則上說可以運用所有領域,但現階段側重是三個領域:
健康
教育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