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對待憲法解釋

《認真對待憲法解釋》,是范進學編著,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認真對待憲法解釋認真對待憲法解釋

認真對待憲法解釋:公法研究》是作者所承擔的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中國憲法解釋理論與制度研究”之最終成果。關於憲法解釋研究,作者在2002年撰寫博士論文“憲法解釋理論的建構”時即計畫針對憲法解釋這一命題做三項專題研究,並打算完成三部曲之寫作:一是憲法解釋一般理論的建構;二是中國憲法解釋問題;三是憲法解釋方法論問題。迄今第一項專題研究已經完成並順利出版;第二項專題研究就是本書,它是作者對中國憲法解釋理論與制度的階段性思考與總結;第三項研究是作者正在做的博士後研究項目,目前已納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

內容簡介

《認真對待憲法解釋:公法研究》共分五章,內容包括中國憲法解釋制度與文本規範分析、誰最終有權解釋憲法、憲法解釋模式比較與選擇、憲法解釋方法之研究、中國憲法學研究:問題與方法。

作者簡介

范進學,男,1963年5月生於山東臨朐,憲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學博士後,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法理學教研室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比較憲法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同時兼任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理事。 1987年7月畢業於山東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1998年獲山東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導師徐顯明教授;2003年獲得武漢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導師李龍教授;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做博士後研究人員,合作導師韓大元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法理學、憲法解釋學、權利哲學與比較法學。2005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和美國芝加哥蒂堡大學做訪問學者。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文史哲》、《法律科學》、《法商研究》、《法學評論》、《法學家》、《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學論壇》、《當代法學》、《學習與探索》、《江蘇社會科學》、《山東大學學報》、《法制日報》、《International Legal Theory》等中外文核心期刊與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及隨筆86篇,出版個人學術作品4部。其中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14篇,高等文科學報文摘轉載4篇,新華文摘轉載1篇,《中國法理學精粹》和《中國憲法學精粹》轉載各2篇與1篇,被《中國九五科技成果選》轉載1篇,總計22篇;獲得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三等獎6項,山東省高校文科優秀成果一等獎一項。目前獨自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法務部項目一項,山東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二項,富布萊特基金項目一項,山東省人文社科基金一項。主持《山東社會科學》“憲法事例評析”專欄。

目錄

《公法研究》總序

導言

第一章 中國憲法解釋制度與文本規範分析

一、“解釋憲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職權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憲法”權的性質

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憲法”的對象

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憲法”的程式與效力

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憲法”與“監督憲法的實施”的關係

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憲法”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修改憲法”的關係

七、我國“解釋憲法”的實踐與解釋主體的多元化評述

第二章 誰最終有權解釋憲法?

一、司法性憲法解釋與立法性憲法解釋之並存

二、西方立法性法律解釋理論的興起與失敗

三、人民法院的“審判權”是否蘊涵著憲法解釋權?

四、作為解釋的憲法:一個不斷解釋的概念

五、司法性憲法解釋在我國遭遇與選擇

六、憲法解釋之林中路的選擇

第三章 憲法解釋模式比較與選擇

一、憲法解釋模式比較與選擇

二、憲法法院制度設計:一個世界性憲法文本視閾觀

三、中國憲法法院的建構與制度設計

第四章 憲法解釋方法之研究

一、方法之於憲法解釋之意義

二、憲法解釋方法的特點與內容

第五章 中國憲法學研究:問題與方法

一、中國憲法學研究問題片論

二、憲政與方法:走向憲法文本自身的解釋

三、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對話商談與方法多元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