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於1999年首次出版,2005年出了第2版。第2版經過全面修訂和更新,增加了大量口頭的和書面的語料和實例,涉及兒童、成人、學生和教師的小組討論乃至會話、訪談、學術文獻和政策檔案等。7次重印,充分說明了《話語分析導論:理論與方法》的價值。
話語分析是研究語言——口頭語和書面語——如何促成社會文化觀點和身份的方法,《話語分析導論:理論與方法》中,詹姆斯?保羅?吉(JamesPaUOGee)介紹了話語分析的研究領域,並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話語分析綜合法。作者假定讀者沒有語言學知識,向讀者呈現的既是語言使用的理論,也是語言研究的方法。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詹姆斯·保羅·吉(James Paul Gee) 譯者:楊炳鈞
圖書目錄
1 引言
1.1 語言作為行動和聯繫
1.2 關於本書:理論與方法
1.3 關於本書:讀者與閱讀
2 構建任務
2.1 通過語言構建事物
2.2 實例分析
3 調查工具和話語
3.1 工具
3.2 話語:誰與什麼
3.3 “真正的印第安人”
3.4 話語(黑體的)
3.5 話語是沒有明確邊界的“單位”
3.6 話語是“成套裝備”
3.7 注釋
4 社會語言、會話和互文性
4.1 語言中的“誰在做什麼”
4.2 社會語言
4.3 兩個語法
4.4 實例分析
4.5 互文性
4.6 會話(黑體的)
4.7 作為調查工具的社會語言、互文性、會話及話語
5 情景意義和話語模式
5.1 意義
5.2 形式與功能分析
5.3 語境分析
5.4 兒童辭彙意義的習得
5.5 情景意義和文化模式/話語模式
5.6 科學內外的情景意義
5.7 情景意義是“組裝”
5.8 大腦的模式識別觀
5.9 社會大腦
5.10 “情景意義”是一項調查工具
6 話語模式
6.1 單身漢
6.2 在頭腦中模擬
6.3 意義是地方的
6.4 行動中的話語模式:中產階級父母對子女的養育
6.5 衝突中的話語模式
6.6 話語模式的種類和用途
6.7 話語模式可以不完整、不一致
6,8 作為“識別工作”的話語模式
6.9 作為調查工具的話語模式
7 話語分析
7.1 再談情景意義與話語模式
7.2 自反性
7.3 情景
7.4 七項構建任務
7.5 再談社會語言
7.6 單位和轉錄
7.7 “理想的”話語分析
7.8 有效性
7.9 開始做話語分析
8 處理與組織語言
8.1 言語是小進發
8.2 虛詞和實詞
……
9 話語分析實例(一)
10 話語分析實例(二)
11 話語分析實例(三)
附錄:交際中的語法
參考文獻
術語英漢對照表
專有名稱英漢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