詰屈聱牙

詰屈聱牙

形容文章讀起來不順口。出自唐·韓愈《昌黎先生集˙進學解》。詰屈:同佶屈,曲折,引申為不順暢;聱牙:讀起來拗口、彆扭。:“周誥殷盤,佶屈聱牙。”同“詰曲聱牙”清薛福成《序》:“中西文法,截然不同,頗有詰屈聱牙之嫌。”秦牧《藝海拾貝·“上味”》:“但是閱讀那些什麼都好,文字偏偏‘詰屈聱牙’的作品,卻很令人頭痛。”

基本信息

詳細解釋

【拼音】jíqūáoyá
【解釋】詰屈:同佶屈,曲折,引申為不順暢;聱牙:讀起來拗口、彆扭。:“周誥殷盤,佶屈聱牙。”同“詰曲聱牙”清薛福成《<出使四國公牘>序》:“中西文法,截然不同,頗有詰屈聱牙之嫌。”秦牧《藝海拾貝·“上味”》:“但是閱讀那些什麼都好,文字偏偏‘詰屈聱牙’的作品,卻很令人頭痛。”
【例子】但傳到後世,這種官話或國語卻變成~的古語了。◎朱自清《尚書第三
【結構】聯合式成語
【詞性】貶義成語
【其他寫法】佶(jí)屈聱牙

出自

唐·韓愈《進學解》:“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示例

但傳到後世,這種官話或國語卻變成~的古語了。
◎朱自清《尚書第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