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手機用一年就要換新的,因為電池不行了;很貴的鞋子,穿了三個月,鞋跟就掉了。
現代生活中,很多產品的使用壽命都在縮短。就像有句話說的,東西壞了,就換個新的,沒人願意拿去修好了再用。
我們之所以會這樣,除了消費理念的變化以外,其實也是廠家“計畫性淘汰”策略的結果。
策略理念
這種策略背後的理念是通過縮短重複購買周期來促進長期銷售額。
採用這種策略的廠商認為,通過這種方式產生的額外銷售收入能夠抵消研發成本以及現有產品線同型裝配的機會成本。
策略風險
不過,在競爭激烈的行業,採用這種策略也有風險。因為消費者明白這其中的策略之後,他們就會去買別家的產品。比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使用壽命更長的日本車進入美國市場以後,美國汽車廠商就不得不造出更耐用的汽車來應對競爭。
故意縮短產品壽命或被判刑
“計畫性淘汰”(obsolescenceprogrammée)是現代企業家常用的手段,其目的是有意縮短一種產品的壽命。2015年7月22日通過的《能源過渡法》將這種做法定為一種輕罪,給予處罰。此舉意在向工業企業家發出警告,即使這種罪在法官面前很難確定其特點。
罪成可判徒刑
法新社報導,“計畫性淘汰”包含一整套技術,使“投放市場者”可以“故意縮短一種產品的使用壽命,以提高其替換率”。《能源過渡法》第99條款規定,這種罪一旦證據確鑿罪名成立,可被判處兩年徒刑及30萬歐元罰款。
這條舉措在歐洲尚屬首次。它甚至規定,罰款金額可與由此獲得的利潤成比例,可提高至年平均營業額的5%。
環保派議員朗貝爾解釋,首要目的不是啟動繁重的警方調查,而是讓人們衡量當事人所冒的風險有多大,“有點像會計上的貪污公司資產”。他指出:“可以想像企業經理要求工程師找到技術辦法,使產品到時就壞,今後他們要知道他們這么做冒的險很大。”
這條措施是環保派國會議員的倡議,其宗旨是保護環境和家庭購買力,這條法律一旦頒布後,將納入《消費法》。
強烈的政治信號
加快產品淘汰速度,特別是家用電器和高科技產品,可以由不同的根源造成:脆弱、缺乏零部件、與新設備無兼容性、系統更新、時尚等。保護環境組織經常指責“計畫性淘汰”對自然資源和越來越擾人的垃圾產生重大影響。其中著名的例子就是手機充電器,充電器隨著新款式的變化而不斷變更。
法國自然環境協會(FNE)認為法國的這條法律“向製造商、銷售商以及公民發出了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
法國自然環境協會負責廢料案卷的阿涅絲·巴納祖克女士表示:非政府組織和消費者協會將可利用這一條法律督促經濟生活中的主要單位並促使製造企業生產更經濟和更環保的產品。
舉證將是難點
但困難在於提出訴訟的消費者在法庭上必須證明產品的使用壽命被縮短,亦即必須證明在“技術上”做了手腳,尤其必須證明“故意”縮短使用壽命。專家認為“提供這類的證據不是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