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毒篇

《言毒篇》是漢代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王充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言毒篇

或問曰:“天地之間,萬物之性,含血之蟲,有蝮、蛇、蜂、蠆,鹹懷毒螫,犯中人身,〔謂〕獲疾痛,當時不救,流遍一身;草木之中,有巴豆、野葛,食之湊懣,頗多殺人。不知此物,稟何氣於天?萬物之生,皆稟元氣,元氣之中,有毒螫乎?”

曰:夫毒,太陽之熱氣也,中人人毒。人食湊懣者,其不堪任也。不堪任,則謂之毒矣。太陽火氣,常為毒螫,氣熱也。太陽之地,人民促急,促急之人,口舌為毒。故楚、越之人,促急捷疾,與人談言,口唾射人,則人脣胎腫而為創。南郡極熱之地,其人祝樹樹枯,唾鳥鳥墜。巫鹹能以祝延人之疾、愈人之禍者,生於江南,含烈氣也。夫毒,陽氣也,故其中人,若火灼人。或為蝮所中,割肉置地焦沸,火氣之驗也。四方極皆為維邊,唯東南隅有溫烈氣。溫烈氣發,常以春夏。春夏陽起。東南隅,陽位也。他物之氣,入人鼻目,不能疾痛。火煙入鼻鼻疾,入目目痛,火氣有烈也。物為靡屑者多,唯一火最烈,火氣所燥也。食甘旨之食,無傷於人。食蜜少多,則令人毒。蜜為蜂液,蜂則陽物也。人行無所觸犯,體無故痛,痛處若杖之跡。人腓,腓謂鬼毆之。鬼者,太陽之妖也。微者,疾謂之邊,其治用蜜與丹。蜜丹陽物,以類治之也。夫治風用風,治熱用熱,治邊用蜜丹。則知邊者陽氣所為,流毒所加也。天地之間,毒氣流行,人當其沖,則面腫疾,世人謂之火流所刺也。

人見鬼者,言其色赤,太陽妖氣,自如其色也。鬼為烈毒,犯人輒死,故杜伯射周宣立崩。鬼所齎物,陽火之類,杜伯弓矢,其色皆亦。南道名毒曰短狐。杜伯之象,執弓而射,陽氣因而激,激而射,故其中人象弓矢之形。火困而氣熱,血毒盛,故食走馬之肝殺人,氣困為熱也;盛夏暴行,暑暍而死,熱極為毒也。人疾行汗出,對爐汗出,向日亦汗出,疾溫病者亦汗出。四者異事而皆汗出,困同熱等,火日之變也。天下萬物,含太陽氣而生者,皆有毒螫。毒螫渥者,在蟲則為蝮蛇蜂蠆,在草則為巴豆治葛,在魚則為鮭與多、叔,故人食鮭肝而死,為多、叔螫有毒。魚與鳥同類,故鳥蜚魚亦蜚,鳥卵魚亦卵,蝮蛇蜂蠆皆卵,同性類也。

其在人也為小人,故小人之口,為禍天下。小人皆懷毒氣,陽地小人,毒尤酷烈,故南越之人,祝誓輒效。諺曰:“眾口爍金。”口者,火也。五行二曰火,五事二曰言。言與火直,故云爍金。道口舌之爍,不言拔木焰火,必雲爍金,金制於火,火口同類也。

藥生非一地,太伯〔采〕之吳。鑄多非一工,世稱楚棠溪。溫氣天下有,路畏入南海。鴆鳥生於南,人飲鴆死。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龍有毒,蛇有螫,故蝮有利牙,龍有逆鱗。木生火,火為毒,故蒼龍之獸含火星。冶葛巴豆,皆有毒螫,故冶在東南,巴在西南。土地有燥濕,故毒物有多少。生出有處地,故毒有烈不烈。蝮蛇與魚比,故生於草澤。蜂蠆與鳥同,故產於屋樹。江北地燥,故多蜂蠆。江南地濕,故多蝮蛇。生高燥比陽,陽物懸垂,故蜂蠆以尾刺。生下濕比陰,陰物柔伸,故蝮蛇以口齰。毒或藏於首尾,故螫有毒;或藏於體膚,故食之輒懣;或附於脣吻,故舌鼓為禍。

毒螫之生,皆同一氣,發動雖異,內為一類。故人夢見火,占為口舌;夢見蝮蛇,亦口舌。火為口舌之象,口舌見於蝮蛇,同類共本,所稟一氣也。故火為言,言為小人。小人為妖,由口舌。口舌之徵,由人感天,故五事二曰言。言之咎徵,“僭恆暘若”。僭者奢麗,故蝮蛇多文。文起於陽,故若致文。暘若則言從,故時有詩妖。

妖氣生美好,故美好之人多邪惡。叔虎之母美,叔向之母知之,不使視寢。叔向諫其〔之〕,其母曰:“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彼美,吾懼其生龍蛇以禍汝。汝弊族也,國多大寵,不仁之人間之,不亦難乎!余何愛焉!”使往視寢,生叔虎,美有勇力,嬖於欒懷子。及范宣子〔逐〕懷子,殺叔虎,禍及叔向。夫深山大澤,龍蛇所生也,比之叔虎之母者,美色之人懷毒螫也。生子叔虎,美有勇力,勇力所生,生於美色;禍難所發,由於勇力。火有光耀,木有容貌。龍蛇東方木,含火精,故美色貌麗。膽附於肝,故生勇力。火氣猛,故多勇;木剛強,故多力也。生妖怪者,常由好色,為禍難者,常發勇力;為毒害者,皆在好色。

美酒為毒,酒難多飲;蜂液為蜜,蜜難益食。勇夫強國,勇夫難近。好女說心,好女難畜。辯士快意,辯士難信。故美味腐腹,好色惑心,勇夫招禍,辯口致殃。四者,世之毒也。辯口之毒,為害尤酷。何以明之?孔子見陽虎,卻行,白汗交流。陽虎辯,有口舌。口舌之毒,中人病也。人中諸毒,一身死之;中於口舌,一國之貴亂。《詩》曰:“讒言罔極,交亂四國。”四國猶亂,況一人乎!故君子不畏虎,獨畏讒夫之口。讒夫之口,為毒大矣。

作者簡介

王充(27~約97年),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今屬浙江),他的祖先從魏郡元城遷徙到會稽。王充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立論宗旨,以“天”為天道觀的最高範疇。以“氣”為核心範疇,由元氣、精氣、和氣等自然氣化構成了龐大的宇宙生成模式,與天人感應論形成對立之勢。其在主張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學等方面彰顯了道家的特質。他以事實驗證言論,彌補了道家空說無著的缺陷。是漢代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與發展者。《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