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讀音〗yánbìxìn,xíngbìguǒ言必信,行必果。
〖解釋〗信:可信,可靠;果:果然。果真。說的話就一定是可靠的,說一則是一;說過的話必定會去做,言與行一致。
〖出處〗
《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此句原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里子貢和孔子的對話。原文如下: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①,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②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儒家批評誠實的人是個認死理的低檔人物,不符合儒家教義,又不便直接反對道德,故而賜封為算稍差一等的人才。
《墨子·兼愛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符節為,中國古代朝廷傳達命令、徵調兵將以及用於各項事務的一種憑證。用時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
此句是《論語·學而》中“言必信,行必果”的現代誤讀或演繹,《論語·學而》中相似的原句為:“言必信,行必果。”
此句全段是《論語·子路》:“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聯繫上下文看,孔子提倡的是“言而有信、行而有果”的中庸之道,不提倡“必信,必果”的極端情況,其實在這裡是對小人的一種評價,並非褒義;而現代人演化或誤讀成的“言必行行必果”更大程度上是對“言而有信、行而有果”的一種誇張式提煉。
從現代強調的角度講,毫無疑問我們堅決反對“言必不行、行必無果”,提倡“一定程度上的言必行、行必果”,這實際上和“言而有信、行而有果”是相容一致的。此種說法是現代大多數人只看言必信,行必果6個字的斷章取義而已。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講信用的人;用於諷刺小人
註解
(一)言必行,行必果。
——選自春秋戰國思想家孔子的《禮記·中庸》
(二)言必信,行必果。
——選自春秋戰國思想家孔子的《論語·子路》
告誡
我們的先哲孔夫子告誡我們:一個人要言行一致。說了就要去做。只說不做是不講信用的人,是缺乏高素質的表現。
言必信,行必果
意思
講話誠實,做事果敢。《論語·子路》:“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弟:同“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