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景生情

觸景生情的意思是受到眼前景物的觸動,引起聯想,產生某種感情。可套用於多方面。

基本信息

詞目:觸景生情

 漢語拼音:chùjǐngshēngqíng
 解釋:受到眼前景物的觸動,引起聯想,產生某種感情。
劉勰曾說:“情以物興”、“物以情觀”。觸景生情。指在某種景物的觸動下產生的特定感情的抒發。換句話說,作者有時初無自覺的意念,忽見景而有情,撩撥了縷縷情思。
出處:元·無名氏《閨怨》曲:“風,吹滅殘燈,不由的見景生情,傷心。”明•李贄《焚書•雜說》:“一旦見景生情;觸目興嘆。”
示例:人在~的時候,能聯想起很多往事。
近義詞:觸物傷情、見景生情、撫景傷情
反義詞:無動於衷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引起回憶的事物

寫作運用

觸景生情”是一個成語,把它的內涵擴大出來,就是寫作方法,又叫做“風景記事”,就是把事情放在風景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我們把這種寫法概括為“三景兩事”,即作文從寫景開始,在足夠的景物感悟之後再寫人和事,在人和事的描寫敘述中也要用風景來抒情,最後在景物的抒情中收束文章。這種“從景開始,景中記事,事中有景,景中有事,景中結尾”的寫法,會使文章形象美麗,抒情濃郁,讀來別有韻味。
觸景生情是景物描寫的重要方法,“觸景”就是看到一種景物,受到景物的衝擊;“生情”就是產生一股感情。這“觸景”是因,“生情”是果。連起來說,就是開始並沒有什麼想法要傾訴,沒有什麼感情要抒發,突然在一種外界景物的刺激下,產生許多聯想,湧起一股感情,這便是觸景生情。
怎么運用觸景生情呢?
首先,應該寫實景、抒真情。觸景生情不是“景”加“情”,而是“景”生“情”。“景”應該是實景,“情”是在景物的刺激下產生的真情,兩者的關係密切。打個比方,景像是一棵樹,那“情”就是樹上開的花。景是因,情是果。“景”加“情”呢?景是胡亂抓來的俄,情是貼上去的,就沒有真實感了。只有寫實景,抒真情,才能做到觸景生情。
其次,觸景生情應該發揮聯想,使“情“深沉、深刻、豐富、厚實。當看到一處景物後,可能湧上一絲喜悅之情,但是這種情也許是膚淺的,如果自覺地產生聯想,就會使感情波瀾強烈起來,情感也就豐厚了。如前邊張籍看見刮秋風,從自己身上冷,聯想到自己在遠方的家人;白居易從眼前的楊柳,聯想到自己在江南栽的楊柳,引起對江南的懷念。都是從眼前景聯想到其他,這樣,情感就會變得真實、豐富、深刻了。
第三,在具體表現時,應該使景物與情感緊緊融合在一起,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水乳交融,避免情與景矛盾。

寫作運用示例

魯迅的小說《故鄉》的開頭部分,因見到故鄉荒涼蕭索景色,而產生了悲涼的感情。又如,孟浩然的五言律詩《臨洞庭上張丞相》,詩人在登岳陽樓之前,早有仕途坎坷的意念,因上樓望洞庭一派煙波浩渺氣勢而勾起失意之舊情。

寫法指導

柯靈先生在他的名作《鄉土情結》里這樣寫道:“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逢年逢節,觸景生情,隨時隨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風塵碌碌酒闌燈灺人散後,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陽秋風,巴山夜雨,都會情不自禁地惦念它。”在這裡,柯靈先生對“觸景生情”的“景”作了很好的提示和註腳,也給我們寫記敘文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好方法——觸景生情。 顧名思義,觸景生情即通過特定景或物的觸發或導引,經過自然恰切的聯想和想像,完成情感抒發、人物塑造、感悟提高的寫作任務。用這種方法寫作文,選材範圍廣泛,形式靈活,易於起伏跌宕,又由於常採用第一人稱,因此富於親切感與真實感。其基本結構模式是:觸景睹物——生情思人——聯想想像——抒情議論。 使用這一方法的關鍵是聯想回憶的觸發景物應找好。選景應注意情調和色彩,或悲或喜或明或暗,體現出和人物心境或一致或相反的關係,同時注意做好景物細節描寫;選物應注意所選物的載體特點,即要表現出物與人、物與情感認識的相關性,因此對物的準確細膩形象生動的描寫就顯得尤其重要。回憶聯想要清晰交代事件的開始、發展、高潮、結局等階段,另外要注意前後照應,尤其是結尾應以自然方式回到特定環境。

觸景生情的英文翻譯

以下結果由譯典通提供詞典解釋 The sight strikes the chord in one's heart.; The scene brings back memories.; The scene evoks memories of the past.; Memories revive at the sight of familiar places.; What meets one's eye awakens a feeling of affec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