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觸[觸、魧、觕,讀音作chù(ㄔㄨˋ),古音讀作hóng(ㄏㄨㄥˊ)]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觸氏,出自莊子“蝸牛之觸”的語言故事。在典籍《莊子·則陽》中記載:“古時有兩個在蝸牛角上建立的國家,左角上的叫觸氏,右角上的叫蠻氏。蠻、觸兩國常為爭地而戰,遺屍成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國家,當然不可能建立在小小蝸牛的觸角之上,莊子給魏惠王講此寓言故事,實指“觸地”的本意。“觸地”,本義就是“到處遍地”的意思。莊周以此為說,明確指出了各諸侯國家之間頻繁發動的戰爭,只是為了爭權奪利,結果卻是殤國殃民,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勸說魏惠王停止與齊威王的衝突。
魏罃,公元前400~前319年,魏武侯之子,在與公子緩(魏緩)爭立中成功,是為魏惠成王。魏惠成王以公孫痤為相,富國強兵,曾擊敗秦孝公於櫟陽(今陝西臨潼),逼迫秦國退回雍城(今陝西鳳翔)。
周顯王五年(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農曆4月10日,魏惠王把都城從安邑(今山西夏縣禹王村)遷至大梁(今河南開封),因此在典籍《孟子》一書中又稱他為梁惠王。
周顯王九年(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他開通了鴻溝(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的人工運河)。在“范台之會”時,魯共公曾告誡他“縱慾者必亡其國”,要他“清心寡欲”。宰相公孫痤在去世前,也勸魏惠王殺掉衛鞅,不要讓他逃走,但魏惠王不聽。魏惠王在位後期偏信太子申、龐涓,在周顯王十五年(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魏惠王發動了“桂陵之戰”,周顯王二十七年(魏惠王三十四年,公元前336年)又發動了“馬陵之戰”,但皆為齊國所敗,兩役中龐涓被擒、太子申被殺,魏國國勢由此開始衰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莊子給魏惠王講了“蝸牛之觸”的語言故事。
周顯王二十九年(魏惠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聽從了莊子的勸告,停止與齊國的爭鬥,在徐州(今山東微山)尊齊威王為王,齊威王也承認了魏惠王的王號,史稱“會徐州相王”,這標誌著魏國在戰國時期霸主地位的喪失。楚威王卻對此大為不滿,憤怒已極,“寢不寐,食不飽”,因此在周顯王三十年(魏惠王三十七年,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領大軍征伐齊國,燕、趙兩國也乘機渾水摸魚,出兵攻齊。魏惠王在周慎靚王二年(齊宣王二年,公元前319年)病逝,終年八十二歲。
魏惠成王的後裔子孫中,有在九十四年後秦王贏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魏國被秦國吞滅之後,痛定思痛,改以“莊子之勸”為姓氏者,分稱觸氏、蠻氏,世代相傳至今,其觸氏讀音作chù(ㄔㄨˋ)。
第二個淵源
觸,為佛教禪語,指俗世間“六塵”之一的性狀。六塵,亦稱六欲、六妄、六衰、六入、六處、六境、六賊,就是人世間的聲、色、香、味、觸、法。
色塵:
色塵,即色境。色境有三種:
①顯色:指顯現的顏色,有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暗等十二種。
②形色:指物體的形狀,有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八種。
③表色:指行、住、坐、臥、取、舍、屈、伸等種種動作形態,明顯的表現於外,可以令人看見的,稱為表色。
聲塵:
聲塵,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聲波,是耳識所分別的對象,大致可分為八種。依發聲的物體有感覺與否,先大別為有執受大種因之聲與無執受大種因之聲。
①執受,是心、心所的異名。
②大種,指地、水、火、風四大種。
凡是聲音發自有情的四大種者,稱為有執受大種因之聲,如人的語言、拍手的聲音等;凡是聲音發自非有情的四大種者,稱為無執受大種因之聲,如佛陀以神通力變作化人的言語、錄音帶所發出的音聲,或木、石、流水、落葉等所發的聲音等。然後,再根據聲音是有意義或無意義,而分為有情名之聲、非有情名之聲。更由不同物類發出的響聲,給予人產生愛惡的情緒反應,又分為可意聲、不可意聲。
香塵:
香塵又稱香境,是鼻根所嗅的東西,鼻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卷一記載,香可分為四種:
①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適喜悅,有益身心,並且能夠增長福業者。
②惡香:指嗅了使人感到侷促緊張,無益身心,並且不能增長福業者。
③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強,不太弱,恰到好處者,稱為等香。
④不等香:指太強、太弱,出於均等以外者。
味塵:
味塵,指舌根所嘗的味道,是舌識分別的境界。《俱舍論》說味有六種:甘、醋(酸)、鹹、辛、苦、淡。《品類足論·辯五事品》則將味分為可意、不可意、順舍三種。
觸塵:
觸塵,指身根感覺的境界,是身識所分別的對象。
佛說觸有十一種:堅、濕、暖、動、滑、澀、重、輕、冷、飢、渴。前四項屬能造觸,是依四大種(地、水、火、風)所產生的觸,是一切觸的所依;後七項屬所造觸,是因所依的四大種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法塵:
法塵指第六識(意識)所緣的對境,又名法處、法界。廣義而言,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諸法,也就是意根、意識對六塵全體的作用。佛教指出:由於六塵的關係,使人們在心裡湧現好、壞、美、醜、高、下、貴、賤等分別妄想,所以六塵又名“六妄”;能衍生種種執著煩惱,令善心衰減,所以也稱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財,因此叫做“六賊”等等。佛教特別舉出六塵的過患,目的在於提醒修行者,要時時注意密護六根門頭,不要被虛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依於六根所接之塵是為六塵。塵即染污之義,以能染污情識之故:
色——謂眼所見者,如明暗質礙等。以能染污眼根,故謂色塵。
聲——謂耳所聞者,如動靜美惡等。以能染污耳根,故謂聲塵。
香——謂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污鼻根,故謂香塵。
味——謂舌所嘗者,如鹹淡甘辛等。以能染污舌根,故謂味塵。
觸——謂身所感者,如離合冷暖等。以能染污身根,故謂觸塵。
法——謂意所知者,如生滅善惡等。以能染污意根,故謂法塵。
人若想了性成佛,則非去六塵,而當修六塵於欲中。佛曰:“人之嗜欲,著於聲、色、香、味、觸、法,而仁義即由嗜欲而起。”因此,凡從六塵之任一塵中大覺悟者,即“如是我聞正覺悟”,皆可成佛。此即修六根,即修佛,一旦“如是我聞”了,或一但“正覺悟(徹悟)”了,或一但“空空去休”了,就成佛了。在中國的宗教文化中,道、佛、仙,都是修出來的。道家說“入道,難矣”;而仙家說“成仙,險也”;只有佛家說“如佛,易耳”——所以,後來大多數的中國人就都去信佛了。從六塵而修,其信仰篤者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修塵之法為姓氏者,稱觸氏、色氏、聲氏、香氏、味氏、法氏等,這在姓氏學上統稱其為“佛姓”。
該支觸氏的姓氏讀音本作hóng(ㄏㄨㄥˊ),但由於佛不著相,因此讀音作chù(ㄔㄨˋ)亦可,即不求其“塵相”也。
得姓始祖
魏罃(魏惠成王)。
遷徙分布
觸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開封為郡望。
今河南省的開封市,福建省的龍巖市長汀縣、泉州市崇安區,江西省的贛州市瑞金縣等地,有少量觸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開封:古稱大梁、梁,又稱汴梁,簡稱汴,河南省轄市,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開封素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而著稱,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不但對中原地區而且對全國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遠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封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紀),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今開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甲,歷經六世約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時期(公元前743~前701年),鄭莊公在開封城南朱仙鎮古城村築“啟封”城。戰國時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山西安邑遷都今開封市所在地,時稱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滅魏國,置碭郡,立浚儀(大梁)、啟封兩縣。漢朝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因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啟封縣為開封縣。南北朝時期,東魏在開封設定梁州。北周滅北齊後改梁州為汴州。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開封縣治移置汴州城內與浚儀縣同廓。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後梁政權建都開封,升汴州為開封府,號稱東都。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建都開封。公元938年稱開封為東京。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後周禁軍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定都開封,建立北宋王朝,開封升為府。北宋時期開封人口曾達一百五十萬,不僅是國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萬國鹹通”的國際大都市。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國攻陷開封,改開封為汴京。金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金國遷都開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設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於開封。明朝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橚為周王駐藩開封。明朝時期,開封經濟繁榮,號稱“八省通衢”、“勢若兩京”。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明軍扒開黃河進行防禦,開封城遭道嚴重破壞,城中原三十七萬人口僅剩三萬餘人。清朝時期設開封府,清朝末期開封闢為商埠,民族資本工業興起,先後創辦了機械、兵器、麵粉、火柴、菸草等工廠。民國期間,開封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10月24日開封被人民解放軍解放,11月6日成立開封特別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稱開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開封為河南省會;1954年10月河南省會遷往鄭州,開封改為省轄市。1982年,開封市被國務院首批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堂號
開封堂:以望立堂,亦稱大梁堂、汴梁堂、汴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