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拒絕從理論到理論,從概念到概念的研究方法,而是採用文化詩學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的歷史性、文本性、當代性,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力圖還原歷史文化語境,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看法.總之,這是一部在紅色經典研究方面不乏創新的作品。
作者簡介
周春霞,女,山東人,現就職於北京聯合大學,研究方向為當代文學和當代文化思潮、電影評論等,發表論文數十篇。
目錄
《文藝學與文化研究叢書》總序 童慶炳
序程正民
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文獻綜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多重動機和文本張力:《青春之歌》的創作
一、《青春之歌》創作與“寫工農兵”
1.《講話》及“寫工農兵”
2.討論與批判:“知識分子”題材的當代境遇
3.個體寫作困境
二、碰撞與整合:《青春之歌》創作動機談
1.動機簇現象及作家動機多重性
2.三種動機間的碰撞與整合
3.社會角色與創作動機的轉化生成
三、動機游移下的文本張力
1.愛情與革命間的張力敘事
2.個人與歷史間的張力敘事
四、社會組織下的個人生產:徘徊在“信”與“思”間的個人寫作
1.意識形態“詢喚”與作家之“信”
2.作家的自我經歷與“思”
3.徘徊在“信”與“思”問的個人寫作
小結
第二章 主流規約與編輯身份矛盾:《青春之歌》的出版
一、出版制度與《青春之歌》的出版
1.出版制度的規範化
2.《青春之歌》的出版
二、審讀意見中的矛盾與張力
1.“現實性”與“可能性”: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形象塑造
2.個人與歷史:兩種敘事視角
3.“增加”與“刪除”:藝術表現
三、出與不出之間:編輯身份及其矛盾
1.編輯作為“把關人”
2.編輯作為“客群的代言人”
3.編輯作為“個人”
4.出與不出之間
小結
第三章 兩種批評、文學觀念的交鋒:《青春之歌》的論爭
一、《青春之歌》論爭意圖初探
1.從十七年批評看論爭
2.從雜誌定位看論爭
3.從“編者按”看論爭
二、麗種批評觀念、文學觀念的碰撞
1.原則與現實
2.政治與藝術
三、多種批評聲音交織下的紅色經典生產
1.民眾的政治無意識及其多樣性
2.精英的複雜性及其介入生產的方式
3.“收縮”的個人敘事
小結
第四章 組織生產與文本縫合:《青春之歌》的電影改編
一、組織生產與電影《青春之歌》改編
1.個人生產的困境
2.組織生產的強勢
二、困境與突圍:電影《青春之歌》的改編
……
第五章 多種社會力量的衝突與合謀:《青春之歌》的再生產
結語:文本張力·生產機制·文學觀念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