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解結寺距德昌縣城十五里,在城南今六所鄉鄉政府東約兩里的新農村。至今已有630多年的歷史。該寺原系當地吳、王兩姓的家族佛堂。吳姓人多,但很窮,王姓人少,但很富,兩姓人因此互相恥笑,引發衝突不斷,後經卜卦先生指點,兩姓人合資共建此寺,為表達兩姓衝突永久解決,故將此寺取名解決寺,因結與決同音,後成名為解結寺。
寺建成多年後,兩姓人均無心維修,致使該寺破爛不堪。乾隆25年,覺遠和尚(解結寺始祖)與吳、王兩姓族人商定,重新翻建此寺,解結寺得以生存發展。後又有第四世楊祖師(今冕寧縣寧山寺開山祖師)在此修成正果,解結寺名聲更盛,至今寺內仍香火旺盛,古石碑眾多。解結寺保存有清嘉慶七年(1802)和十二年(1807)鐫刻的四方碑。所謂四方碑,為矩形,寬約30公分,高約1.70米,三面陰刻有碑文,是了解德昌和解結寺本身的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碑載:解結寺最先是吳、王二姓家佛堂。吳、王二姓都來自浙江紹興府,吳姓會稽會縣人,王姓諸暨縣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奉派出師,落業六所興隆屯。“二姓祖人修建家廟,曰解結寺”。
明末,因“屢遭兵火蹂躪,生民逃亡大半,十室九空”,解結寺“縱有數戶自治,不能何睱供佛”,直至清雍正八年(1732)“生原日繁,元氣漸復”(引自《解結寺碑》)。而這一年,恰恰是覺達出生之年。覺達8歲即在家鄉羅漢寺出家,年長具戒後諸方參學,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棲身於德昌六所鄉的解結寺。當時的解結寺“歷年已遠,瓦落佛殘”,覺達苦心經營,闡法授徒,堅持不懈。
覺達的三個徒弟海德、海雲、海瀛也都各自主持寺院,使德昌佛教重現生機。特別是長徒海德(華光),結廬棲於大象坪,興工創建宗林寺,在宗林寺傳戒。當時曹洞宗的活動中心已轉移到紫微山,解結寺僅具山野小廟的規模,由覺達留守經營。乾隆五十四年,當地信善周維嵩因母親弟兄7人染疫而歿,乃求仗佛力,發心重修解結大殿。覺達經理修建,海雲主持,其徒瞭然兼理助建,乾隆五十六年(1791)二月告竣,解結寺重現輝煌。
建國發展
佛教寺院的興衰既要受到社會變革之影響,又要受制於寺院主持者的管理能力。在200多年的歷史進程里,解結寺幾度興衰,幾經沉浮,很多時候靠信男善女損助,才得以維持生存。四方碑清嘉慶十二年的碑文記,嘉慶二年六月廿二日,信善王海、王智等塈合族人因族人王勝文乏嗣,其山田兩石歸宗祠。“奈因解結寺香燈淡泊,合族商議,情願捨入寺內永作寺香燈之資”。“又嘉慶六年正月廿二日,復舍旱地”“永供香燈之資”。另一通碑又記,鹹豐八年,“僧廣岱與道緒爭佑方丈啟釁”,告到官府,長久另選主持無果,而王吳二姓中總有人以寺訟為由,賣寺欺僧,“種種異端肆行日甚,無所忌憚,以致香燈冷落”。解結寺屢興屢敗一直捱到近代。
解放時,解結寺的田地和房屋都大部分給當地農民,僅留少數給住寺僧尼,自食其力,自行佛事。1983年,德昌縣內的解結寺、普應寺和普照寺首批開放,自籌資金恢復和擴建佛寺,塑立佛像,為信教民眾提供了活動場所。佛寺貫徹“自傳、自辦、自養”方針,在統戰部門的幫助下,有計畫地收徒,對外形象大為改觀。在宗教教義和管理制度約束下,愛國愛教,農禪並重,慈善喜舍,利人利已,提高了佛寺自養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