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河北省
解村興國寺塔VI-316
簡介
解村興國寺塔位於河北省博野縣程委鄉解村國小院內。該塔原為興國寺內建築,後寺毀,僅存此塔,為四方形十五層密檐式實心石塔,通高7.51米。塔基每邊長1.73米,由三層方石組成。塔身第一層由三塊整石拼合形成塔室。南面辟券門,門左右各雕持劍守護神,室內正面壁上雕一佛、二弟子及供養人。並刻有唐代“景龍四年”(710年)字樣。第二至十五層為密檐式,每層設檐,均為石雕成疊澀式,每層一整塊石料,與檐部石料相互疊壓。塔剎為一石雕寶珠。是唐代石塔傑作。歷史
興國寺石塔創建於唐景龍四年(710年),位於保定市博野縣程委鄉解村國小校院內。此塔原為興國寺內之建築,現寺己毀,僅存此塔。博野縣興國寺石塔為四方形十五層密檐式實心石塔,通高7.51米,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塔基邊長1.73米,由三層方石組成。塔身第一層由三塊整石拼合,形成塔室,室內南面辟券門,門左右各雕一持劍守護神,正面壁上雕刻一佛二弟子及供養人,並刻有“景龍四年”等字樣。第二層至第十五層為密檐式,每層檐均為石雕成疊澀式樣。每層為一塊石料,檐部為一塊石料,相互疊壓,塔剎為一石雕寶珠。此塔全用白玉石料雕成,做工精細考究對研究唐代建築風格具有重要參考價值。1993年被公布為河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塔建於唐景龍四年,是唐中宗執政的最後一年,正處於武則天死後和唐開元盛世之間的動盪年代。唐塔多為密檐方塔,如正定開元寺塔,西安大雁塔,此塔的建築年代與西安小雁塔同時,風格類似。此塔體量不大,出檐參差不齊,間距也不規整,似為民間所制用來供養佛寺。塔一層的南側開券門,園券頂,可見彼時佛教建築受印度影響頗深,門兩側有兩力士像,整個券門的式樣同天龍山北齊、隋諸洞窟類似,由此可見此塔的建築年代應是南北朝、隋、唐時代。二力士像儘管漫漠不清,但看其姿態,竟同龍門盧舍那石窟二金剛像相似,應為唐武則天時代作品。 券門內三側石壁皆有造像,正對面是一佛坐像和二脅持菩薩立像,底端兩側是供養人像,中間應有字跡,但已不清楚。佛結跏趺坐於蓮台之上,高台上置蓮台的手法,似乎只有唐朝流行,天龍山唐窟造像,唐貞觀十三年中書舍人馬周造像皆是如此。兩側二脅持菩薩立於“高腳杯”似之蓮台之上,很有特點。左右兩壁也是一佛二脅持菩薩造像。
此塔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歷經滄桑而存,且無修飾,彌足珍貴。雖然並不宏偉,刻畫也不甚精湛,但是能一睹唐之原物,也是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