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為什麼能執行

解放軍為什麼能執行

《解放軍為什麼能執行》從解放軍的歷史與當今企業、商業運營中,尋求那些普遍規律的“對接”,有些規律,是企業、商業學解放軍;也有些規律,是解放軍學企業、商業。這二者之間是一個雙向互動過程。把這個“過程”拎出來,說不定就是一種貢獻。對企業有著諸多啟示,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的黨和軍隊做過了些什麼。怎樣走過了一條輝煌道路。我們大家都有義務讓這些不朽的精髓留給未來和子孫。《解放軍為什麼能執行》由董強著。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打造卓越領導力和執行力的實用性讀本!
以歷史眼光破解管理難題的故事化表示!
解放軍從成立到壯大。成員基本是中國的普通農民,但解放軍並沒成為一支義和團式的烏合之眾,相反的是普通農民卻被鍛鍊成了組織中的優秀人才。

作者簡介

董強,漢族,1966年出生,山東寧陽人。曾先後就讀於寧陽一中、泰山學院中文系、山東大學中文系。1997年在山東大學獲博士學位。經特招入伍後,進入解放軍報社工作。先後擔任駐濟南軍區記者、總編室編輯,現任政工部軍地法制組組長,上校軍銜。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表論文十餘篇。其中《美的本質新解》、《中西自然美比較論綱》、《符號的顛覆功能與藝術模式的更迭》等,分別被《新華文摘》、《複印報刊資料》(美學)、《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等權威期刊全文轉載。從事新聞工作以來,曾獲“五四”新聞獎一等獎,在首都新聞界業務技能比賽“詞語辨析”類中進入前十名,有《為不朽的靈魂歌唱》、《新聞矛盾論》出版。

媒體推薦

當今談計謀成為時尚,但本書給我們當頭棒喝:不以執行力為基礎的計謀和沒有執行力做保證的決策,都是紙上談兵。
——江永紅,著名軍事記者
解放軍壯了人民的膽,人民就是解放軍的靠山。解放軍可愛,可敬,可學。就在於其與眾不同的執行力。
——段存章,著名記者
解放軍從成立到壯大。成員基本是中國的普通農民,但解放軍並沒成為一支義和團式的烏合之眾,相反的是普通農民卻被鍛鍊成了組織中的優秀人才。
——張建華,紅色本土化管理開創者
我父親也是老兵,他常說:“當兵有什麼,一條命,一個背包。命是拿來拼的。背包甩了就是了。”
——樊建川,著名文物收藏家
這本書對企業有著諸多啟示,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的黨和軍隊做過了些什麼。怎樣走過了一條輝煌道路。我們大家都有義務讓這些不朽的精髓留給未來和子孫。
——林強,著名攝影家

圖書目錄

管理學改變了我(代序)
名人名家推薦
第一章 不可複製的軍隊
執行力中出形象:執行是一種信念
1.從紅軍到解放軍:百年基業話長青——“無性繁殖”的魅力
兩本書與一部專題片:尋訪健在老紅軍引發的感悟
自我複製:解放軍與百年企業之間的“交集”
基業長青的奧秘:“變”與“不變”的統一
2.對手眼中的解放軍——靠執行力戰勝一切敵人
向解放軍學宣傳、學組織、學信仰和學保密
向解放軍學危機意識和敬業精神
向解放軍學完成任務不講任何條件、拒絕一切藉口
向解放軍學“不要命”
3.盟友眼中的解放軍——打造一流“執行鏈”
最有成效的組織有信心迎戰強敵——靈活的執行末端是克敵制勝的法寶之一
久經考驗的全新組織善於服從變化——靠執行同盟打贏“第一仗”確實很關鍵
英勇無敵除了不放棄還有不放鬆——當然更關鍵的一點是:看誰堅持到最後關頭
秘而不宣的行動——需要默默奉獻的員工
4.人民民眾眼中的解放軍——不是僱傭,而是一體
井岡山歌謠與匯源禁語:上下同欲者勝
張萬年一語道出老百姓的心裡話:壯膽、壓邪、救人
《解放軍報》創造經典標題:《解放軍來了人心定》
5.解放軍眼中的解放軍——培育執行力文化
從全球最成功的商學院說起
解放軍:先塑造人再塑造戰鬥力
高明與賈娜:高學歷士兵入伍後的感悟
6.跨越百年門檻——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歷經百年滄桑:一支依然年輕而優秀的部隊
真情回望:遙看那些“紅色基因”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第二章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執行力的決策基礎:領袖的步伐就是執行的步伐
7.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以結果為指向的執行力檢驗
水口戰役的教訓——“打贏了的敗仗”等於賠錢賺吆喝
土城戰鬥的經驗——改變行軍路線意味著“結果至上”
長沙戰役的啟示——從不想打的戰役看“全員決策”
四渡赤水的意義——聰明的企業要學會“弱者淘汰強者”
8.把游擊隊改變成正規軍——建立規範的執行力系統
余灑度、凱豐都看不上毛澤東,可他會用腦子打仗
從毛澤東解放戰爭中“一心三用”看責任分解法
毛澤東塑造軍隊的秘訣:’學會把握每一個關節點
毛澤東不從感情上傷害前任:企業如何對待決策失誤
9.當身陷逆境:用行動改變命運——執行力如何告別“路徑依賴”
毛澤東十次化解逆境,給企業管理以啟示
戰場“不乾膠定律”:從失敗中看到價值
應對政治危機看毛澤東,應對經濟蕭條看松下幸之助
從逆境中的毛澤東看“蝴蝶定律”
10.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權力下授”後的執行力控制
一江山島戰役大獲全勝:授權是關鍵
從毛澤東絕配搭檔甩恩來看企業四種人
戰錦方為大問題:抓大不放小
11.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願景:提升執行力的倍增器
秋收起義:建立執行力模型
從逃婚到推翻蔣介石攻權:讓每個人知道為什麼而革命
從毛澤東贏心聚心術看“日耳曼戰車”
願景大師毛澤東:敢叫日月換新天
12.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經常化的執行力培訓
三灣改編:高效執行力需要修煉
不能將軍隊的做法生搬硬套到企業中去
儲備“陣亡”替補者:訓練能夠取代自己的人
第三章 綴滿天幕的群星
執行力的中介環節:找到能執行的人
13.從八位英模畫像說起——什麼樣的人最具執行力
什麼樣的人團隊堅決不能用
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不是天生的
絕不讓猴子在上下級之間跳來跳去
走出積累脂肪而非肌肉的怪圈
14.張思德燒炭為了誰——執行力的分層理論
戰鬥員就是要成為指揮員的延伸
小石塊與大水缸,小錘子與大鐵球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15.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都不是“一根筋”——執行力容不得打折扣
完成任務就是要沒有任何藉口
危急時刻為什麼能豁得出來
碉堡·馬蹄表·不死鳥
16.雷鋒當年學的誰——核心價值觀塑造執行力
上級全力以赴是對下級最好的教育
把核心價值觀變成日常行為和習慣
世界因你而不同
17.李向群的再發現——執行力:“富二代”當好接班人的必修課
只有把出身忘得一乾二淨,最後剩下的東西才屬於自己
價值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
改造世界比解釋世界更重要
18.蘇寧、楊業功的文韜武略——綜合素質造就最佳執行力
素質決定成敗,但覺悟比素質更重要
全力錘鍊優秀的執行型領導
鑄牢執行鏈條,避免中層危機
……
第四章 大眾是被創造出來的
第五章 建設有靈魂的組織
第六章 軍歌永遠嘹亮

序言

對管理學感興趣,由來已久。
剛到《解放軍報》當記者不久,就曾與濟南軍區第九分部的孔凡軍合作,寫過某部兩位主官的管理理念。至今清楚地記得稿件題目《算盤打得精日子過得火》,刊登在《解放軍報》1999年3月3日第二版上。兩個小標題分別是:“三角木”效應、“水磨石”現象。新聞稿體現了“管理無處不在”“向決策要效益”等觀念,讓人覺得比較新鮮。
那個時候,還反覆閱讀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前沿叢書,其中的兩本《管理創新》《管理倫理》,被我圈圈點點,標記得密密麻麻。
管理學,真的給我一種別有洞天的感覺。
後來,參加全國兩會搞新聞報導,與管理學相關的,還有一個故事,值得一說——
2006年3月10日,在《解放軍報》第一版“與代表委員面對面”專欄,刊發了由我采寫的稿件《要學點現代管理學》。採訪來自廣州軍區的李俊代表時了解到一件事:她所在單位只花200多元錢,辦成了以前要花近15萬元才能辦成的事。李俊由此提出,要想少花錢多辦事,就得用好眼前的人才,就得掌握一點現代管理學知識。
有意思的是,_天之後,即3月11日下午,軍委胡錦濤主席在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概念,其中一條就是積極探索具有我軍特色的科學管理模式、不斷提高現代管理水平。
於是,就有代表問我,是不是採訪李俊前就已獲悉胡主席講話要點,採訪才有針對性?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種巧合是偶然也是必然。說偶然,當然是言其機率之小;說必然,則是指我對管理學有著一些積累與儲備,並有意無意地運用到採訪中去。講這件事,不是說我比別人高明,而是說管理學問題作為一種現實需要,早就引起中央高層領導關注。
這種關注,後來一直被延續。
2011年3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作了《關鍵在於落實》的重要講話。此後,《學習時報》《求是》雜誌分別刊登了這篇講話。抓落實,為什麼被強調得那么重要?因為,抓落實關係到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關係到民眾利益的維護與保障,關係到國家的前途與命運,關係到領導幹部為人的品格和做事的風格。
而落實,從根本上講就是執行力,說到底還是一個管理學命題。
倘若說到我對管理學認識的升華,還有兩個具體原因:
一是,有緣與紅色本土化管理開創者、《向解放軍學習》一書作者張建華相識。
2008年7月,在總政幹部部組織的首次師職轉業幹部培訓中,張建華到浦東幹部學院授課,我作為駐訓跟班記者,與他有過短暫而熱烈的交流。從那時起,對他的紅色本土化管理就有了濃厚興趣。
其二,當代中國一些知名企業家,確實有經得起實戰檢驗的管理理論。更讓人吃驚的是,他們還在讀書。讀書,也成了我與他們“交流”的一個契合點。
比如,柳傳志讀書,喜精,要求標準是管用。三星的《道路只有一條》,他一讀就是兩年多,1996年、1997年開會時總推薦給大家看。
比如,王石喜讀與歷史有關的書,湯恩比的《歷史研究》,第一次看用了三四年時間。
比如,潘石屹喜讀古代哲學,對《易經》《道德經》《佛經》之類,常常愛不釋手。
再比如,萬通的馮侖,喜歡看有意思、有實際用處的書,像馬桶的歷史、門的歷史、吃醋的歷史等。馮侖說,吃醋的歷史是人的社會心理過程,這對把握辦公室戀情有幫助,可以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作用。
馮侖書讀得那么雜,難怪關於女人會說出一番名言:趙四小姐16歲去大帥府跟張學良,她去一年,是作風問題;去三年,是瞎攪和;一去三十年,那就是偉大的愛情。
於是,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更喜歡管理學,喜歡讀與管理學有關的書,喜歡了解在管理學上有著特殊見解和實踐的人。
但那時我並未萌生寫管理學的書,更沒想寫《解放軍為什麼能執行》這本書的念頭。
只是覺得一種現象不太正常:當代中國,到處都有管理學暢銷書,在機場候機,以及乘坐動車和高鐵的時候,隨處可見管理學暢銷書在出售,有人也在看。可破產衰敗的企業,在中國大地更是屢見不鮮。管理學的書,究竟管用不管用?
帶著這種疑惑,我沉下心來思考。終於發現,書本歸書本,實踐歸實踐。所以,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全球發表文章最多的學者黃鐵鷹,寫了一本書《海底撈你學不會》。
既然如此,我何不從解放軍的歷史與當今企業、商業運營中,尋求那些普遍規律的“對接”呢?有些規律,是企業、商業學解放軍;也有些規律,是解放軍學企業、商業。這二者之間是一個雙向互動過程。把這個“過程”拎出來,說不定就是一種貢獻。
真正拎出來,也有一個契機。老戰友、黃河出版社武景生主任知道我喜歡讀管理學、行為學、組織學之類的書籍,給他的感覺是好像我的文筆還不錯。2009年11月,武主任問我有沒有興趣寫一本《向解放軍學執行力》的書。那個時候不算太忙,我就答應下來了。
這一答應,書就寫了近兩年。速度,真的不算快。但在這個過程中,收穫真的很大,由管理學、行為學、組織學的愛好者,慢慢發展成了半個專家。私下場合,我曾對夫人說,到北大、清華當個管理學教授,應該不成問題了。
說歸說,我知道自己這些見解很可能不符合科班的學理規範。好處可能也正在這裡——沒有成見,沒被套子套住,也沒被框子束縛。
更何況,我是從地方大學直接接收入伍的,有過學理規範的系統鍛鍊,也有過軍旅經歷的特殊磨礪,又是從事軍事新聞行當的。所以,我對自己這本書的立意、構架,以及有關論述,一直充滿了自信。寫完後回過頭來看,更自信了。
在這裡,特別要感謝張建華先生,他對本書原定書名《向解放軍學執行力》提出異議:這兩年這類書太多了!已經不能吸引人了!換個名字!
與武景生主任商量,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解放軍為什麼能執行》。誘因之一,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副主任謝春濤教授在紀念建黨90周年前夕出版了一本書,書名是《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
沒想到,避開了張建華,卻沒避開謝春濤。
看來,起個好書名真不是件容易事。
感謝六君子為我寫薦書短評,為本書增色不少。他們既是我的領導、好友和師長,又都是各有專長的名家:段存章、江永紅、楊利偉、張建華、樊建川、林強。
董強
2011年7月12日凌晨初稿
10月5日夜定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