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角膜塑型術:美國四十年的歷史中國十個月的印象
角膜塑型術作為一種屈光矯治方法已有一定的歷史。隨著現代驗配技術的發展、鏡片設計的進步和製造工藝的改良,它又獲得了新的生命,成為效果和預測性都較好的臨床近視治療方法。但是,同其他屈光矯治方法一樣,角膜塑型術也需要各種醫療技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作支撐,而且還存在著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近段時間,角膜塑型術在我國一哄而上,其形勢令人憂喜參半。MichaelRussell先生作為角膜塑型術的推廣者,去年從美國來到中國。本文是他從個人的體驗和理解出發對角膜塑型術所作的回顧、分析和展望,雖是一家之言,但對我們也許會有所啟發,故在此全文刊出。我們歡迎大家參與討論。由於作者是美國人,此文為翻譯稿,若有不解之處,可與作者直接探討。
詳述
本世紀五十年代,角膜接觸鏡在美國逐漸流行時,角膜塑型術就開始出現了。角膜塑型術並不涉及任何發明,其產生和發展可以歸功於美國數以百計的接觸鏡驗配師和幾十家硬性接觸鏡製造商。他們中的許多人在作驗配時偶然發現:低度近視的患者配戴硬性鏡片一天后,其裸眼視力比原先提高了許多,而且這種效果可以保持一小時以上;同時,部分原先配戴高度近視或遠視接觸鏡的患者,換上框架眼鏡後則反映視力反不如戴接觸鏡時,這種現象稱為眼鏡糊視(spectacle blur)【1】。對這一現象有兩種解釋:一是認為由非透氧PMMA接觸鏡引發的角膜水腫導致了暫時性的角膜腫脹,並從而引起眼鏡糊視;另一種解釋則認為,角膜中央被基弧非常平坦的接觸鏡壓平,這導致了患者近視度數與所戴框架眼鏡度數的暫時不符,一旦角膜形狀恢復,這種現象也即消失。後一種解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到本世紀六十年代,通過配戴接觸鏡改變角膜形狀來治療近視的方法逐漸為人們所接受【2,3,4】。從那時起,驗配師在臨床上試驗了各種各樣的硬性接觸鏡和驗配技術,其目的是為了延長硬性鏡片患者摘鏡後保持良好視力的時間,鞏固治療的效果。今天,這些臨床研究目標已基本得以實現。
治療效果令人無法接受、研究開發相對停滯的三十年
本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三十年是角膜塑型術的“黑暗時期”。在這段時間裡,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接觸鏡醫生會向近視患者推薦使用角膜塑型術。造成這種局面原因有三:①當時鏡片的設計水平不穩定;②因製造工藝可重複性差,即使鏡片設計過關也難以得到配戴效果相同的替換鏡片;③即使一切順利,對於一個中度近視的患者來說,要成功地完成一個Ortho-K療程至少需配五、六副甚至更多的鏡片,時間長達兩年之久,而且治療期間還要無數次地到醫院複查。
優點
1.唯一不點散瞳劑.不畏光的控制近視方式。
2.晚上睡覺時戴滿8小時即可.白天可正常使用眼睛。
3.不容易產生副作用.是最有效控制近視度數的方式。
4.使用年限可長達3-5年以上對於年齡因素(十八歲以下)不能接受近視雷射矯正的廣大青少年而言,角膜塑型術是抑制真性近視的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
5.這一高科技的技術在佩帶時不僅可以減低或消除近視,還可以阻止近視的增長。
6.角膜塑型術的鏡片具有高透氧率和高科技的特性使眼角膜的組織結構不受破壞,對眼睛沒有損害。安全方便無後遺症。
7.配載治療過程中具有可重覆性和可恢愎性。所以四百度左右的近視患者接受這一項技術矯正後,年輕時期可不戴眼鏡。
8.不需要開刀即可在數天至數星期內,即可獲得視力明顯改善。
9.高度散光的患者可減低雜光及頭痛,更可提升弱視患者的視力。
10.各個年齡層皆可適用,尤其是對於防止青少年視力的惡化,更是最好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