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觀山鎮](/img/5/d80/nBnauM3XzcTOxQTM1ATNwQjNyITMwITO4AjMwADMwAzMxAzLwU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鄉鎮企業營業收入5462萬元,增長9.57%;實現利潤60萬元,增33%。財政總收入218萬,增長3%。在校中學生370人,增長3.8%;國小生817人,增長2%。電視覆蓋率98.5%,增長0.5個百分點。醫院病床8張,增長12%,衛生技術人員8人,增長11%。觀山鎮有豐富的石灰石和鹽礦資源,望國內外商家前來開發,祝你們發財。我們的優惠政策是“先上車,後買票”。
城鎮發展
![觀山鎮](/img/d/f69/nBnauM3X3YjN5QTNyATNwQjNyITMwITO4AjMwADMwAzMxAzLwU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這其實只是觀山鎮統籌城鄉發展,緊擰“增加創業業主”的一縮影。一如觀山鎮機制磚瓦廠的火熱場面,觀山鎮新年“緊”字當頭,緊扣我縣統籌城鄉發展的“兩增兩減”,增加創業業主。凸現企業效益,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增加種養大戶,示範帶動村民致富;落實創業優惠政策,鼓勵在外積累資金、學到技術和管理本領的村民回鄉創業。
觀山鎮黨委書記呂仲說,觀山鎮在增加創業業主上,引導和鼓勵創業者利用閒置土地、廠房等進行創業;對創業者登記並給予扶持,讓創業業主享受稅費優惠等政策;對創業者提供開業指導以及相關政策、法規和信息的諮詢服務,協調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問題。
2008年,觀山鎮創業業主已達120餘戶,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1000餘人,極大地推動了觀山經濟的發展。
鄉鎮經濟
![觀山鎮](/img/1/4c1/nBnauM3XxEzNwMzN4kDNwQjNyITMwITO4AjMwADMwAzMxAzL5Q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觀山鎮以800斤黃谷/畝的價格對46002畝耕地進行集中流轉,規模化生產優質糧食。推進標準化生產,對土地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培訓、統一選種、統一育苗、統一用藥等,提高糧食品質與質量安全水平,提高糧食生產經濟效益。公司同時依託省農科院、川農大等科研機構,加強農業高新技術開發,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套用推廣。
對糧食結構進行調整,大春種水稻穩糧,小春調結構抓錢,穩定大春水稻產量確保糧食產量,小春條結構發展各種經濟類作物,以增加收入,以豐補歉。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利潤村集體占有相應份額,各級政府的補助也從單純的對農產品生產的補助變為對村集體的補助,使得雙層經營真正名副其實,同時為村級公益事業的建設和村級組織的鞏固奠定了基礎。農戶把土地承包經營權交給村集體,實現了土地資源變為土地資本,提升了集體資產權約束的完整性和使用價值,有利於提高村集體對外談判地位,也有助於形成長期穩定的契約關係,激發規模經營業主對土地投入的積極性,促進農業經濟結構調整。
2、土地承包經營權換社保
加快“三個集中”,促進農民離土離鄉,必須降低農民對土地的依賴,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從制度設計上給農民養老,醫療和生活保障。以改變能民的養老習慣,改變傳統的保障方式。在試點區推出“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換社保”,按照“農民自願、政府引導”和“廣覆蓋、地保障”的原則,制定出台“土地承包經營權換社保”的養老保險政策,將農民傳統的土地養老變為社會養老。採取以“土地流轉金、個人繳費為主,集體經濟補助和政府補貼為輔”的資金籌集模式,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辦法。試點區內年滿16歲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自願按照方案加入社保養老保險,參保農民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即由社保經辦機構按月發放養老金。
3、出台鼓勵政策,推進集中居住
制定《觀山新社區產業與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為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與城市接軌,有序推進三個集中提供科學依據。同時,榮縣市政府出台了相關政策,按照離土離鄉、離土不離鄉、不離土不離鄉三種類型設定不同補貼標準,引導和激勵農民到城市和集鎮集中居住,加快城市化進程。加強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和輸出工作。依託市職業技能培訓中心,以引導培訓為基礎,健全培訓機制,增強培訓實效。組建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積極引導和組織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輸出。
計生工作
![觀山鎮](/img/7/f65/nBnauM3XycTO1UzN2ETNwQjNyITMwITO4AjMwADMwAzMxAzLxU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第一、規劃落實。一是2006年3月中旬由鎮長牽頭,對2005年的計畫生育“三結合”工作進行專題研究,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了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二是由分管領導帶領計生辦人員深入基層,逐組逐戶進行調查,確定新增戶、幫帶戶和聯繫戶;三是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因地制宜,搞好規劃,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畫及幫扶目標。
第二、幫扶落實。一是鎮政府分別與有“三結合”幫扶任務的各部門、各責任人簽訂了計畫生育“三結合”目標責任書,嚴格考核獎懲;二是制定了各部門計生“三結合”優先、優惠、優待的“三優”政策;三是召開了有新增戶、幫帶戶戶長參加的鎮“三結合”工作會,讓幫扶對象與幫扶部門、幫扶責任人交朋友,知曉“三結合”幫扶的措施,要達到的目標。四是結合計生“三結合”基地實際和當前春耕生產情況,組織職能部門對“三結合”戶進行有關生育、生產、生活方面的政策法規、適用技術的培訓,收到良好效果。
抗震救災
2008年5月5日從觀山鎮獲悉,5.12汶川地震波及榮縣,觀山鎮迅速組織力量,全力抗震救災。據了解,觀山鎮全鎮受災人數14159人,受傷1人,死亡1人,倒塌128戶的房屋393間,損壞房屋14902間,直接經濟損失561萬元。災情發生後,觀山鎮黨委、政府迅速成立了以書記、鎮長為指揮長的15組成的指揮部;召開機關幹部會議,下鄉查災、救災,並做好人員的疏散工作;成立了30人組成的應急民兵搶險隊伍,隨時待命,抗震救災;實行機關幹部24小時不間斷值班,隨時匯報災情;對受災無房住的村民妥善安置住房,廣泛宣傳地震避險知識。2008年,觀山鎮正動員機關幹部和社會人員積極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
文化生活
![觀山鎮](/img/1/fc3/nBnauM3XzcTO1kDNyETNwQjNyITMwITO4AjMwADMwAzMxAzLxU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榮縣觀山鎮女子川劇座唱隊2008年組建,有8名隊員,因主唱全是女子,所以定名為“女子川劇座唱隊”。座唱隊的隊伍不大,設備也簡單,但是隊員們的熱情卻很高漲。2008年,座唱隊有現代戲《穆桂英掛帥》、《勸賭》等30多個節目,每逢過年過節,座唱隊都會表演節目,將傳統戲、現代戲和民眾的家庭生活結合起來宣傳黨的方針政策。
據了解,2008年,觀山鎮黨委、政府投資20多萬元,建起社區活動陣地,並組建了壩壩電影放映隊、腰鼓隊、龍燈隊,重組了女子川劇座唱隊,在保存地方民間藝術和風俗禮儀,豐富居民業餘生活方面做出了努力。